這么臭屁的超級大片哈哈哈(還真比好多大片強)

有一種玩具,長年來,“騙”了好多家長好多錢。

但他們紛紛表示:騙得值。

Sir說的是,樂高

三年前,華納用這款(坑到我要破產的)玩具拍了部極具顛覆性的動畫——

《樂高大電影》(The Lego Movie)。

飛車、爆炸、拯救世界,場面甚至不輸好萊塢大片,只可惜沒有在國內上映。


有多少人看完它之后,就去買了套樂高回家

現在,好消息來了。

它的續作剛在國內上映(3月3日),而且一刀未剪。

眼看著無數家長在被小孩拖往去電影院的路上……(你是家長, 還是小孩?)

《毒舌電影》的北美撰稿人@圓大豆之前已經看過片,她說全程都在“哈哈哈”。

這是圓大豆“哈哈哈”分界線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

The Lego Batman Movie

依然由前作導演克里斯·麥凱執導。

上映不到三周(2月9日開始在多國上映),成本8千萬美元的片,在全球狂攬2.2億,還收獲了不錯的口碑。

可以說,《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是繼諾蘭《黑暗騎士三部曲》之后,DC漫改電影最成功的一部。

以至于有影評人建議,華納兄弟應該把所有DC電影都改成樂高版。(我完全贊同這個觀點,而且應該會更好看)

這群玩具演的片最大特色是,顛覆

顛覆人設,顛覆劇情。

《樂高蝙蝠大電影》帶來了一位你絕對不敢認的蝙蝠俠。

電影一開場,影院燈光剛剛暗下,華納的廠標都還沒出,就傳來了蝙蝠俠渾厚低沉的聲音……

開始吐槽——

所有重要的電影都從黑屏開始……

然后就是超長、超長、超夸張的各種廠標……

哦還有DC,這玩意兒就是靠老子撐起來的……

是的,就是這樣的黑屏

而開場的一首《誰是蝙蝠俠》(Who’s the (Bat) Man),精彩程度堪比當年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的《一切都棒呆了》(Everything is Awesome),隨手翻譯幾句歌詞你們感受一下:

世上有成千上萬個超級英雄

但我是最棒的那個,oh耶

……

誰的裝備最酷炫?蝙蝠俠!

誰的坐騎最牛逼?蝙蝠俠!

誰的空翻最閃亮?蝙蝠俠!

誰的男人味最勁?蝙蝠俠!

厲害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臭屁的蝙蝠俠,應該是被小賤賤(死侍)下了降頭。

不得不承認,在一系列以黑暗陰沉為基調的DC漫改電影里,這個嘴炮又賤萌的蝙蝠俠,簡直就是清流。

在CP橫行的時代,導演克里斯·麥凱給足了蝙蝠俠和小丑戲份。

你從未見過的萌版小丑。

當然,作為一部漫改大電影,肯定有致敬和粉絲梗。

據美國粉絲網站Film Obession的不完全統計,《樂高蝙蝠大電影》里至少出現了36處以上的漫畫或電影梗、29種不同的蝙蝠車、36個不同時期的蝙蝠俠“死敵”。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分別是:貓女,毒藤女,謎語人,貝恩,小丑女,雙面人,企鵝人,稻草人,急凍人

同時,華納手上還持有驚人的版權庫,所以電影里出現了專門封印“超級壞蛋”的幻影區(Phantom Zone)。

至于幻影區里有誰嘛,我只能說……IP多到你數不過來。連《黑客帝國》《哈利波特》都來了,哦對,拉爾夫·費因斯在電影里有獻聲,但不是伏地魔。

連DC真人電影宇宙還沒正式出現的正義聯盟,都被叫出來跟觀眾見了個面。

在把IP搬出來遛一遛之余,導演還在片子里使勁自黑,以及更使勁地黑隔壁漫威(此處涉及劇透就不多講了,可以保證懟漫威的時候,你們一定會笑抽)。

反正,就算不是漫畫粉,但凡對這幾年的超級英雄電影稍有了解,都能在這部電影里找到無限樂趣。

其實不用說也能看出,導演克里斯是個超級英雄迷,但要賦予電影顛覆屬性,光靠熱愛和情懷肯定不夠,你還需要……腦洞

他在被采訪時說出了,自己是怎么塑造“會笑的蝙蝠俠”這個角色的——

我是蝙蝠俠的超級迷弟。

當你退一步看時就會發現,他為了擺脫父母被殺的陰影而去學習空手道,還喬裝成自以為犯罪分子最害怕的形象,這個設定其實挺滑稽。

所以我們從中提取了一些元素,讓蝙蝠俠變成了自負、但依然魅力十足的角色。

紋身:右臂貓女,左臂美隊(看上去有點五毛)

不僅如此,在劇本寫作期間,創作團隊還發現,在哥譚市78年的“歷史”里,盡管有蝙蝠俠的存在,但這座城市依然是全球最糟的城市之一,犯罪分子有增無減。

于是,這一點就成為了創作故事的切入口,進而完成了一個全(歡)新(脫)的蝙蝠俠故事。

樂高大電影的受歡迎,很好地證明了“顛覆”的必要性。

回看漫威宇宙的成功,除了精密的商業布局之外,更因為轉換了視角,將一個個超級英雄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而DC漫改電影一次又一次撲街,恰恰因為它只管扔出酷炫但空洞的角色,絲毫不考慮超級英雄的塑造、成長過程。

毫無來由的超能力,再逆天,觀眾也會厭倦。

克里斯·麥凱正是抓住了這一點,讓已有的真人電影和樂高玩偶形成反差,再利用樂高玩具本身的特性,讓角色重生。

比如說,由于樂高世界里沒有現實世界中的熱兵器,因此在戰斗時,所有的小人舉著看似武器的玩具模塊,全部用人聲模擬出“biu-biu-biu”的聲音(腦補一下都很萌)。

再比如,在戰斗期間,主角可以用建筑物倒塌時掉落的樂高積木,直接拼出一輛蝙蝠車。

雖然是純CGI電影,但只要有足夠多的樂高積木塊,導演想要的場景基本都能還原出來。

說到這里,就必須提一下樂高。(這真不是在打廣告)

樂高系列電影的成功,電影層面的創新只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電影到玩具,再到主題公園。

這一套,好萊塢已經玩得非常熟練。

在目前所有迪士尼動畫制作過程中,產品開發部門在電影的初創階段就會參與團隊工作,以更好地配合電影宣發,在第一時間推出相應周邊。

《星球大戰》之所以成為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電影系列,和它的營銷策略分不開。

你不一定看過星戰的電影,但你一定見過星戰的玩具。

僅僅截止到2012年,星球大戰系列就獲得了59億美元的電影票房,但玩具收入卻已經超過了120億。

好萊塢電影周邊衍生品在一部電影的總收入中,占到70%以上的比例。

身為玩具廠商的樂高在選擇與華納合作時,不可能不深諳此道。

之前提到過,幻影區里出現人物和角色,基本都是華納的IP。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物無一例外都是樂高已經推出過的人偶形象。

因此,如果有一位小朋友在看完電影后想要樂高玩具,隨便走進任何一家大賣場,都能買到至少包含一個電影人物的全套樂高玩具。

紐約的樂高旗艦店長這樣

跟迪士尼一樣,樂高公司也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屬于自己的主題公園——

樂高樂園(Legoland)。

目前全世界已有8個這樣的主題公園,未來至少還要再建造5個,上海的正在建設中。

那里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樂高玩具展銷柜臺,游客還會心甘情愿地為它掏出至少73刀(美國樂高樂園的平日門票官網最低價),這還不算玩完游樂園之后買紀念品的花銷。

圣地亞哥樂高樂園的迷你舊金山

在這一點上,我敢說,國產動畫十年之內做不到。

動畫電影都還沒做好,更別提打造產業鏈了。

號稱“十二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美是美,但卻為了所謂的情懷,喪失了電影最核心的故事構建。

而近年來成為國產動畫“希望之光”的《大圣歸來》,制作了八年,好評如潮。

但在營銷環節上,堪稱災難。

電影里出現的大圣布偶,本是一個絕佳的開發衍生品的機會,但卻在電影上映才開始“眾籌”制作。

時至今日,單純看重票房數字根本不足以支撐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

而在國內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乏力、對于整個電影行業認知不足的大環境下,開發周邊產品更是舉步維艱。

在國產電影商業運作剛剛開始起步的階段,請千萬不要隨便立下“年度票房突破600億”這樣的flag,畢竟一味冒進,只會給國產電影行業帶來“經濟泡沫”式的災難。

我們有那么多優秀的古典文學IP,那么多美好而深入人心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如果所有人能靜下心來細細打磨每一道工序,這些文化寶藏能夠帶來的巨大能量,將不可估量。

說了這么多,沒有別的,只是恨鐵不成鋼。

本文所有截圖和Gif均來自官方宣傳照或預告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多音字 多義字 易混形聲字 易錯成語 名句名篇 梳理作文素材 病句(輕聲)
    抱芪閱讀 147評論 0 0
  • 深夜整理好年會代理的資料,準備關電腦休息,微信跳出來信息: 笑笑:“我受不了,老李又打我” 我:“發生了什么事?”...
    沫言欣語閱讀 490評論 10 1
  • 迷糊的家長無奈的學校 前段時間泰興及全國各地的校園傷害事件讓學校、家長很是焦慮,孩子的安全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夢軒齋閱讀 219評論 0 0
  • 今天范冰冰發微博,官宣分手,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從戀人到朋友 天天秀恩愛,那個范冰冰遇到困難時期依舊不...
    毛毛女士閱讀 17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