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手工藝社區起步的電商平臺Etsy和為電商提供建站等支持的銷售服務公司Shopify先后走上了上市之路。雖然核心服務完全不同,這兩者還是有著隱隱的相似之處。這樣的話,或許Etsy開盤后的表現已經讓Shopify振奮了很多(注:Etsy發行價每股16美元,寫此文時股價為每股29美元)。
起源
雖然用了相似的方法起步,但從很多方面來講,這個賣滑雪板的Lütke都會比那位賣木頭電腦的Etsy創始人更受年輕一代程序員的歡迎。
原因包括他從年幼時就開始編程的老資格背景,不上大學的個人選擇(這種經歷在硅谷一帶有時被當成天才的另一種證明),對Java的討厭(見仁見智),還有更重要的,十年前作為最早一批人用Ruby開發自己創業產品Shopify的決定。
2005年左右,基本上是Etsy的創始人剛搭好站,到各個手工市集里出沒,并在工藝愛好者社區里宣傳他的手工藝品交易平臺的同一時間,Lütke也在另一個社區里贏得聲名,只不過,那個是和他本業相差甚遠的Rails社區。
這個前西門子職員當時為了外交官妻子移居到加拿大渥太華。出于對十幾年來編程生涯(沒準還有Java)的疲憊,他決定換種生活,以在網上賣滑雪板作為新的謀生方式。
不過,身為一個對技術有著明顯偏好的德國人,他為了在網上好好地賣滑雪板而去親手開發用來搭建自己網店的軟件,為了好好地開發軟件而學了當時還不流行的Ruby語言,為了好好地利用Ruby而采用了不久前出現的Ruby on Rails框架,為了好好地使用Ruby on Rails而不斷在開發者社區里分享自己用它開發那個做網店的軟件的過程(這句話簡直和他的行為邏輯一樣拗口),并作為早期Rails開發者被社區熟知。
(找到了他早期的專頁)
[實際上,你現在還能在github和stackoverflow上看到他分享的諸如通過YAML文件實現數據遷移之類的內容]
有了這個看起來挺曲折的歷程,他和合伙人在不久后結束滑雪板生意(說實話,真的還有空賣它們嗎)并專心到這個電商軟件上的決定就顯得非常符合邏輯了。
不同
雖然在國內媒體上經常被當成新興電商平臺來看,Shopify其實是作為搭建個性網店的程序出現的。 他們之后補全了包括制作商店的原生應用等其他后端支持,并在2013年時將服務延伸到線下,提供一體化的銷售庫存管理(Shopify POS),總而言之,一直都是電商服務而非平臺的提供者。
對比Etsy的為手工藝商家和買者提供緊密的愛好者社區和直接交易平臺(參考之前的《Ebay化的Etsy | 成長的代價是“不酷”了》),Shopify是為任何想要開店的人提供技術支持,但沒有自己的社區用來銷售這些東西。
這個重大差別其實從他們的網站和收入組成上也看得出來。Shopify在官網上宣傳的是能夠向商鋪提供的多方位服務,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向提供技術支持的中小商戶們收取的月費(Subscription solutions)。Etsy則在首頁通過列出近期熱賣的高設計感商品塑造工藝品社區的形象,吸引可能的賣家和買手,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是提供交易市場抽取的費用(Marketplace)。
因為Shopify這個幫助搭建網店的概念,它還經常被拿來和一直走文藝小商戶路線的建站工具SquareSpace比較(從價格對比上看,SquareSpace可能更能滿足那些打算安安靜靜地文藝的紐約小店主的需要)。
說到設計感,Shopify也是一系列電商相關站點中難得的,可以由用戶自定義html,css等網店外觀設計的服務。不會編程的用戶還可以要求Shopify的設計師專門打造自己想要的網店,Esty的用戶則只能選擇現成的統一風格商鋪模版進行微調(類似淘寶店鋪)。
在13年,他們推出了面向線下商鋪的服務Shopify POS。這個可以在iPad上運行的程式能讓用戶在一個后臺內管理自己的貨品在線上和線下實體店的同步銷售庫存等情況。
以及如你所見的,這個插在iPad和iPhone上來接受信用卡刷卡付款并計入銷售額的東西。
當時官方的聲明是這是"從e-commerce到commerce"的一大步,他們可以打通線上線下,為商戶提供整體的銷售支持,順便在發言里讓只專注在線上銷售平臺的Etsy躺了一次槍。
相似
跟在三月遞交申請的Etsy之后,Shopify也在幾天前向SEC遞交了上市申請。只不過前者用的是S-1表格,他們用的是F-1(外國公司在美上市)。
在以同樣標準,也就是股東回報考量后,兩者突然有了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虧損的問題。
上下兩圖分別出自Shopify和Etsy招股書的Risk Factors章節。
在憂心能不能持續性地吸引新的小商戶加入來保證持續增長(順帶一提,這一點也同時出現在兩家的招股書里)之前,這兩家前景宏大的企業還要解決連年大額凈虧損問題,不過和他們越來越強勁的收入增長比起來,這種程度的虧損看起來也屬于可以忍受的范圍。
除此之外,他們表露出來的相似點還有很多。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是——在支付上對第三方服務的依賴。
雖然支持多種付款途徑,但Shopify和Etsy都有向商家提供專有的付款方式,而這專有的付款也都是他們利潤(具體為向商家收取的服務費用)的一大組成部分。
Shopify主推的是由Stripe提供技術支持的的Shopify Payments,通過這種支付方式向商家抽取的費用和賣出的POS機一起構成了他們來自商家解決方案(merchant solutions)的收入的大頭。 Etsy主推的是由團隊開發,但包括身分認證等在內的一些服務由第三方服務商支持的Direct Checkout, 從這種付款途徑中抽取的費用也是他們的賣家服務(seller services)的一個組成部分
[注:Etsy的應該在上篇《Ebay化的Etsy》中提過了]
而他們也表達了對主要支付方式收第三方牽制的顧慮(上方為Shopify,方為Etsy)。
相比而言,Shopify這種自己的支付完全依靠單個外部服務提供商(Stripe)的問題似乎更嚴重點。說起來Stripe也是近期熱門的短信助理Magic的唯一付款渠道(《短信上完成的Magic|xx》),他們在成長后或許也要逐漸面對這個問題。
總之,這個由曾經想要離開編程生涯的德國人創辦的加拿大公司就要在美加兩地上市了。和那位創建了網站但在幾年前離開了CEO之位的Etsy創始人Rob Kalin不同,這個更極客風的Lütke反而是經歷了更年長更商業的合伙人的告別后,自己留下掌控這家巨型公司的人。
這或許是本文能提到的他們倆最后一個不同之處。不管如何,祝他們好運。
--------
全文完
注:對本文開頭有關Java的觀點不認同的程序員朋友,請允許我分享一個研究:
當然了,主要在人,在人
[注:本文于4月17日通過公眾號發布(鏈接為原文)。 目前正在往這里搬的是過去的文章。微信用戶可以關注鈦點(taipoint)的公眾號,非微信用戶可以關注推特@taipointfun,或者TNW Index上的檔案(在逐步建立中,話說我真的有在認真建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