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已涼如雪,陣陣寒風吹過,帶走了為數不多依然想憑著倔強停留在樹上的葉子,夜滿庭院,百花凋零,而一葉知秋。月亮孤獨的掛在空洞的夜空上,月光傾瀉而下,給在夜晚找不到路的人指明了方向。它便是游子眼中的紐帶,傳遞著在水一方的相思,傳遞著千里之外的想念,這些無盡的思念,終會變成一道金光,撕破這寂靜的夜,讓這遠方的呢喃和笑臉不在遙遠。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道破了多少人的無奈,遠方的游子,想著遙遠的家鄉,念著遠方的爹娘,雖有不舍,除了懷念已無它法。現在的家鄉只能在回憶里探尋過往的點滴,田里的莊稼該收了吧?田埂上的草是否已經變得枯黃?小時候,我割著殃,爹娘彎腰,拾起金黃的麥穗,也許就是那個時候,他們的腰再也直不起來了。金秋依然,時光依舊。老了芭蕉,紅了櫻桃。多想再回去看看那黃土地,看看那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叔伯,多想在牽著那頭老黃牛,再去山邊上吃吃草,到那小溪邊去喂喂水。想著在那草長鶯飛的時節,我們一起走在田埂上,我對你訴說著心里話,你卻對我不理睬,只顧著低頭吃著草,爹娘說牛是有靈性的,所以我知道我說的話你都能懂。老牛還在,當初騎牛的牧童早已消失在了歲月里。
以為長大后可以得到更多,長大了才知道我們失去的更多。長大了,卻沒有活成我想要的樣子。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們終將負重前行。
自工作以來,只有兩個月才能回趟家。只有那幾天才是難得的快意,如沐春風,甘之如飴,歸家的心猶如離弦的箭,任什么也是無法阻擋的,風雪盼歸人,匆匆夜緊行。工作在外的人,都是心心念念家鄉的味道,牽掛著家鄉的色彩,濃妝淡抹,總是分外妖嬈。坐在歸家的列車,聽著車上剛熟絡的人,談論著家常,講述著彼此的故事,這一幕幕場景都是那么似曾相識,看著過往的行人,不知道你們又是因為什么相聚在這里,又是為了什么踏上這匆匆的列車。每節車廂都是一本故事會,這里上演著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有的離家,有的團聚,或悲或喜,列車成了無聲的載體,將故事帶到世界各地。看著窗外的風景,熟悉的回家路,逐漸在萬家燈火中變得愈加清晰起來。
離家久了,就容易忘記故鄉。說來也奇怪,每次回家總是趕在雨或者雪的天氣,本來幾個小時的車程卻要增加一倍,我猜是家鄉對我這個游子的責備吧,時刻告誡我不要忘了生你養你的地方,慢慢歸家路,再近也顯得漫長。每次歸家看著女兒對著爸爸顯得如此的陌生,便心生唏噓,總得拿出她要求我送她的玩具,才會忘掉嫌隙,自從有了女兒,心中從此多了一份牽掛,總是在難免的夜里,細數她成長的日子,每次相聚,總是換個模樣。美好的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像那手中的沙,越想用力抓住,失去的越多。剛相見,卻又要話離別,離開是為了下一次重聚,“碧云天,黃花地,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看著女兒抱著我得腿,不忍離別的時候,我在心里默默的告訴自己,今后定要活出精彩,不辜負你今后的時光。
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里,無時不刻不在上演著悲歡離合,離開要豁達,相聚要懂得珍惜,歸去來兮,打開時光的旅途,總能看到不一樣的我們。
人生到處何相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明天,我歸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