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懶得動筆,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話要說,很長的故事要寫,有時候想自己也算是固執和矯情的個體,可能畢竟很多事情與情感只有自己能夠懂得。
現在是十月的某一天,從去年到現在也不過是一年,想到自己所經歷的變化。偶爾會覺得時間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它會讓所以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所有的預想憧憬變成現實,想到去年的某個時間段的自己和情景也會矯情到想哭。
我記得21歲的自己對自己說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后悔,同時也有一種恐懼感,因為這種恐懼感我會把一件事按照它應該的樣子做好。那個時候會熬夜,會覺得身邊除了要完成的目標之外其他的都是小事,可以隨便吃一點早餐,可以把一堆的衣服攢起來心情好的時候再洗,會晚上自習完去買自己喜歡吃的小吃,會在上課的時候固守第一排的位子,即便有時候確實心不在焉。或許只是有一種簡單無知的快樂,后來有人對我說,會羨慕自己認定了目標之后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可我知道自己更多的是一種恐懼,恐懼自己成為不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所以去努力地做一些事。
有一段時間自己每次想起一件事都會忍不住哭,想起那段時間自己或許心情真的糟糕透了。以至于自己現在還會懷疑所謂的努力,從而給自己的懶惰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大四畢業,大家都彌漫在感傷的情緒當中,于我而言,沒有大悲大喜,自己也曾對接下來的生活不勝期待,可能因為是迷惘和自己所說的固執。我的同學,有開始參加工作的,以前我從未想過這些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有一天會獨自賺錢,不依附父母,真正的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羨慕地說,好羨慕你可以在象牙塔里再多呆幾年。有繼續讀研深造的,也有二戰的。我身邊年長的和我一起長大的小時候因為小事而互相爭吵的姐姐也褪去了學生的光環步入了職場,拿著工資,自己還房貸,或者結婚生子。偶爾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選擇,羨慕他們的灑脫和獨立,對于未來依舊充滿恐懼,而唯一支撐自己的只是最初的那份執念,而當我對別人說起自己的這種念頭時,有人對我說,那就堅持吧。
整個暑假和父母相處,以前不懂,現在會明白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哲學。爸媽會注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比如睡覺的時候不要把手機放到床頭,睡覺之前一定要鎖上房門,電腦不用的時候要關掉,不能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不要熬夜,吃火鍋的時候要把燙的菜擱置一會兒再吃,盡量少吃外面的熟食。他們會苦口婆心讓我接受他們所認為正確的價值理念,會指出我的壞毛病,說以后你要這樣子做別人會怎樣,會有怎樣的后果,所以你現在要把這些壞毛病都改過來。
十一長假出了一趟遠門,到我自己想去的城市,雖然是窮游,但總覺得了卻了一樁心愿。或許,女孩子應該到外面去走一下,擴大一下自己的眼界。雖然回來的時候自己暑假發的工資所剩無幾,可以總覺得還是物有所值。奶奶在我回家的時候特意準備了菜肴,拿出了各種零食,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想起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種過度熱情,而現在看來這或許是常情。
期間和朋友去逛街的時候,朋友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叫我試一下。我對她說,算了吧,這不是我的風格,并不適合我。她說,你永遠不去試一下,就永遠不知道它適不適合你。一語點破,現在許多的事情皆是如此,自己或許要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告訴自己應該勇敢去爭取。
22歲多7個月的自己,應該對個世界有許多新的不同的看法,我的愛恨情仇,我所有的固執,但愿時間你我都懂得,并且堅持自己的固執和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