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還真是。。。。
其實現在基本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英語學習越早越好,早期主要是指英語啟蒙。當然不是說別人都早學我也早學,而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學習特點導致越早越好。其中的一些有關大腦語言學習方面的理論就不贅述了,我不專業,大家可以找專業的資料看。我只從三點實際的感受說下。
第一,嬰兒的大腦已經具備了學習語言的條件。
人類其實挺奇葩的,嬰兒一出生,雖然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耳聰目明——眼睛雖然剛出生視力較弱基本半歲就很好了——能哭會笑,感受力非常強大。所以媽媽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你教他別的他身體條件無法具備,就是你教他吃飯,他舌頭還無法吞咽,只有和他說話,給他唱歌,不停的交流他是可以接收并且給你反饋的。其他的技能,比如彈鋼琴,開始學習的時間到底三歲,四歲五歲六歲?主要看孩子的身體發育有沒有達到這個條件,所以有些發育早的,四歲不到就彈琴,有些發育晚的,可能五歲甚至六歲彈更合適。如果過早學習,好的是可以促進大腦神經發育,但是也會人為給孩子增加困難,若引導不好還會損害興趣,得不償失。誰說早出發就一定早到達終點呢?
但是,英語學習就不存在了,嬰兒的大腦已經具備語言學習的基本條件了,所以無論多早學都不過分。
第二,參考母語的學習方式,從出生就開始。
英語說到底就是一門語言嘛,我們可以參考我們母語的學習方式,我們的母語就是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學習的。
我在和孩子親子學習的過程中,一直反省為什么我當年學習的時候費了不少力氣,雖然考試成績很好,但是英語水平始終是個半吊子,無法做到自如交流?
回想當年我的學習路徑,估計很多人也一樣。
初一,正式開始學習,每天背誦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感覺英語也不難嘛,背背單詞和句子就行。初二初三,開始講語法。但凡有點邏輯思維能力的學霸們,覺得比數學物理化學公式簡單多了。。。高中,仗著初中打下的基礎,再多背一點單詞,語法更深入一點,巨型更復雜一點,好像也沒什么,至于作文,有模版照著一套就能拿分。。。等上了大學,仗著高中的功底,四級輕松過關,六級連蒙帶猜勉強過關,考研的時候,背了一遍考研英語單詞,做了很多很難的閱讀理解,后來也勉強過關。。。
但其實,英語聽說的能力和初中并沒有什么不同。分析句子成分沒問題,一說起英語就不知道句子該怎么組織。哪個詞該跟哪個詞,時態也完全反應不過來。。。聽英文歌根本不知道唱什么,即使歌詞里每個單詞都認識。。。
這其實嚴重違反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在聽說都不過關的時候就讀寫甚至學語法。這樣學出的英語是病態的,可沒辦法學校就是這么教的啊。那怎么辦?
看看我們母語是怎么學的就知道了!我們在進入小學學習拼音、拼寫,閱讀簡單的文章之前,其實我們已經聽力完全過關了,會說一些日常用語了,聽到一些聽不懂的單詞我們也會問媽媽,**是什么?
那么,同樣是語言的英語學習,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在接受學校系統語言學習之前,進行大量英語的有效輸入,會進行基本的交流,并且很自然的,把英語當作一門語言,而不是像數學物理一樣的科目去對待。所以,在學前開始英語的啟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也許永遠做不到像母語那樣強勢,但至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種下了英語學習的種子。
第三,從學習興趣的角度來說也是越早越好。
小孩子的特點就是一張白紙,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簡單復雜一說,我們覺得可能復雜的單詞孩子完全不覺得。舉個例子。
我給孩子講繪本,鱷魚有兩種crocodile 和alligator,還有恐龍dinosaur? 這幾個單詞都比較長,我感覺孩子可能記不住,沒想到,其實和記duck chicken 什么是一樣的。。。還有繪本里出現的叫蛞蝓的蟲子,我潛意識因為自己不認識,就忽略過去沒講,沒想到孩子問是什么,和他說是 slug ,很快就記住,順便也記住了外表很相像的snail。
另外,從學習材料來說,在孩子幼年,接觸到的英文繪本和中文繪本,從內容上難度差不多,孩子是很樂于接受的,同時給他進行中英文繪本兒歌的學習,他們都很快樂,因為內容是符合低齡兒童的特點的。
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進行英語啟蒙,到了七八歲了,中文已經開始讀淘氣包馬小跳了,而英文閱讀材料內容都是It is? a dog ,I like bananas 之類,你覺得這個孩子會覺得英語有意思嗎?但如果讓他讀這個年齡該讀的橋梁書,如知名的the magic tree house 或者哈利波特原版小說,他又完全看不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這其實是很尷尬的。。。很多男孩子小時候不愛學習英語,不就是因為英語無聊嗎?
所以,如果有條件,即時間,精力,能力條件,基本從零歲開始就可以進行英語啟蒙了。
雖然我自己英語不太好,孩子也是普通孩子,但我愿意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最近我就在精讀哈利波特,等讀完了和大家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