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0 一個人聽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剛剛看到了這周的主題:寫寫營里的某個人,五百字!我埋頭苦想了會,有交白卷的打算了。要么就是嚴重跑題的節奏。

雖然參加讀寫營一個月了,可是好像并沒有和里面的同學有太多的溝通!自從今年開始做減法以來,公眾號刪了一堆,微信群退了一堆,所有app自動推送全部關閉。只要我不主動拿起手機,世界就是一片清靜。而我很喜歡這樣的日子。

從前小時候,我是班長,一呼百應,感覺自己有很多朋友,日子活的很熱鬧。初中的時候,也有那么幾個上廁所都必須一起去的朋友,絕不允許自己形單影只,好像安全感來自于出雙入對!那時候的友誼建立在喜歡同一個明星,同一首歌的基礎上!高中的時候,開始有了喜歡的作家,對世界的看法,對未來的期望,朋友也變成了有共同追求的戰友了!大學的時候,心思不知道在哪,小憤世嫉俗,沒有交什么朋友,現在有聯系的也很少了。

現在,朋友越來越少。我數了數,一只手都夠不上。曾經很久之前我還問過自己,為什么?是自己太不好相處?需要去改變下,多聯系老朋友嗎?難道要孤獨終老?

只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改變了我的想法!去年的一天,一個我自以為的好朋友吧我先把我QQ刪了,當我想分享一篇文章給她的時候,發現微信也被刪了。仔細回想了一下,最后一次聯系是大半年前,她約我看曾經我們最愛的小王子,我因出差而沒去成的時候。這些年,我們走過不同的路,遇見不同的人,其實很多東西的看法早已經不同。我不能因為曾經共同喜歡的獨角戲而強迫別人做一輩子的朋友。后來,慢慢的我也主動刪除了一些朋友。也有些朋友慢慢遠離了自己的生活。不過這沒什么、有緣陪你一起走過就足夠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陪你到最后,把風景看透的。

只到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讓我感性的思維有了新的啟發。

文章寫道:這不過是因為,人際關系里交換的籌碼有太多面目。有些籌碼,你根本就注意不到,得到和付出你都沒感覺,還覺得那是理所應當。比如友誼。你和你的摯友之間,毫無利益關系。每當你們彼此需要,都會聚在一起聊天,互相聽抱怨,給予安慰鼓勵,或者為對方出主意。你肯定覺得這種關系非常純潔,和交換無關。可是如果有一天,你說你心情不好,她明明在線也不回應你。你是什么感覺?如果她每次不開心都叫你出去陪她喝酒,可在你心情不好時她說她不方便出門。你又是什么感覺?如果這樣的事情反復發生,你對這段關系的看法還會像之前一樣么?你覺得你們的關系失衡了。但失衡的不是關系,而是雙方的籌碼。在此之前,你們交換的籌碼是“情緒價值”。一個人提供給你愉快舒適的感覺,就是在付出情緒價值。情緒價值是有成本的,它需要消耗提供者的時間精力。但情緒價值也有不同的方向,因為每個人需要的情緒都不同。如果隨著時間推移,你和朋友關心的問題越來越不一致,你想探討新學的東西該在哪里實踐,而她不停抱怨公婆偏心老公不聽話,你們的友情還能持續嗎?這也是一種交換失衡,只不過是雙向的——你們的需求變化了,對方的老籌碼越來越不值錢。其中一方停止提供籌碼,或提供的籌碼變得不值錢,關系一定會漸行漸遠。

也許,我該重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一個人聽歌也挺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