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主刀合作專家張晶(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外科主任醫師)
我們的心臟由四個“房間”組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正常情況下,心臟各個“房間”的壓力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左心房、左心室比右心房、右心室的壓力高。

正常情況下,左、右心房之間不相通,由“房間隔”隔開。左、右心室之間也不相通,由“室間隔”隔開。(左右)心房和心室之間是相通的,有扇“門”(瓣膜)單向開放,控制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入心室。即“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
但是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情況下,如最常見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房間隔、室間隔上就有個“洞”,血液通過缺損“左向右”分流,所以心臟右側的血液容量就會增多。
那么心臟右側血液多了以后,流向哪里呢?一般血液從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所以心臟右側血液多,就會造成肺部血液增多。
肺多血的情況下,一旦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細菌很容易通過氣管到達肺部。大家知道,血液是個富含營養的“培養基”,細菌在肺部血液里得到營養,繁殖孳生就容易反復肺炎。
先心病術后肺炎:并不是因為手術
以上講的是先天性心臟病孩子,還未治療的情況。那么孩子做了先心病封堵手術,把心臟的“缺損”堵上了,為什么還容易得肺炎?是不是跟手術有關系呢?
根據國內十多年的隨訪資料表明,我國兒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療已經非常成熟,成功率高、療效好、安全性高、并發癥少。先心病術后肺炎與一般與體質有關,并不是因為手術。
先心病術后感染肺炎,有以下原因:
有些孩子術前缺損較大,術后出現“殘余分流”,導致肺部仍多血。另外術后早期身體尚未恢復,病原體容易“乘虛而入”造成感染。術后隨著時間延長孩子身體會慢慢變好。
另外術后早期3個月內身體尚未恢復,這時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感染病原體,出現反復肺炎發作。
一般術后6個月,經復查心臟功能恢復正常,孩子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