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思索人生意義,不累嗎?

這兩天看了些略為"深刻"的書籍,自己易被洗腦又有些好為人師,不經意教唆別人人生要有個意義,結果立馬被反問一句:

每天思考這么"大"的問題,你累不累??!

莫非已變成與身邊人不同的物種?那倒也該慶幸。

意義這個詞真的如此遙不可及,作為能夠自我覺察的高級生物,我們已經淪落到羞于談及一點靈魂的地步了嗎?

1

意義并非天上的星星,而早已定格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上是一張著名的心理圖,大部分人說看到的是三條黑色的橫條。那么思考下,為什么不是四條白色的(背景色)橫條呢?

在看圖之前,你已經不自覺地賦予黑色橫條以意義——它們更加對稱,所以更像是某種實體。

按心理學的解釋,知覺對具備對稱性、相似性以及良好持續等特點的圖形,更容易組織和辨認,即,我們提前預設了一種組織原則,以幫助我們觀察世界。

英文學習風靡國內以后,很多人通過背單詞樂此不疲地學習。遺憾地是,即便記憶力再高超也趕不上遺忘的速度,以至于最終,除了背會所有單詞書的首詞"abandon",就真從此abandon了。

老實來講,記住由26個字母不同的排列順序而生出的幾萬個單詞,學過排列組合的都知道,這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天知道有多少種組合方式!

但是,在浩瀚的詞海中,它們的排列并非沒有規律。構詞法中詞根(root)決定一個單詞的基本含義,前綴(prefix)控制感情色彩后綴(suffix)可判斷詞性,固定的組合呈現出規律性的意義。

比方說單詞symposium,拆解后sym-posi-um,sym等于sim就是same的意思,posi即pose等于put是放的意思,um即地點。合起來"把同樣的東西放在一個地點",翻譯為"專題討論會"。

至少老外這么解讀單詞,這里也得感謝新東方偉哥的傳授。

每個詞每部分的"意義"也是人為提前設計好的——所有英文使用者和學習者不知不覺在使用的。

2

存在主義認為宇宙本無意義,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每個人都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這么說,意義是活出來的。

不管每天過的踏踏實實還是渾渾噩噩,過去的所做所為已經幫你做出意義之選,定義了當下的你,并與世界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系。

不去主動地思索,不代表人生沒有意義。你會為了孩子努力工作,為了父母賺錢養家,又或者透過一個人看到愛情,這是你無意識里的意義——只是自己沒想過而已。

生命若只是存在簡單沒有意義,自殺的風險興許會高很多。

前天是512大地震的紀念日,從"戰友"鏈接到一位幸存者的演講《刻骨銘心的一天》。

他叫代國宏,18歲的那年令他永遠銘記。

人生才剛剛開始的他原本與我們無異,突如其來的地震奪去了雙腿,心儀的女生未能生還,而與親如一家的七個室友也都天人兩隔。

短短20秒把郎朗讀書聲的校園轉瞬變成人間地獄,也把18歲的少年拖進了黑暗的深淵。

演講后半部分,代國宏說自己并沒有倒下。再忘不了他向天豎起手指的瞬間:

我是幸存者,我相信我的幸運是我的同桌、我的室友的不幸換來的,使他們饋贈給我的禮物,所以我要好好活著,我要代替他們活著,我要代替他們去完成他們沒有完成的心愿!代替他們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樣子,去感受更多的美好和幸福!

很多人潸然淚下,如若不給自己這般的人生意義,恐怕難有努力生存的勇氣。后來成為運動員的他,可能會是這個樣子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些人是剛結束的30屆大連馬拉松的特殊參賽者,透過堅毅的眼神,看得到一個個不屈的靈魂。

3

也許不必思考一個遠大、確定的人生意義,選擇只是"存在過"(也可能只是不曾被知道),被動地接受這個世界甩來的一切。

可以肯定的是,你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但是相比之下,也更容易焦慮和展現脆弱

國外的教授們有個一致的看法,不愿意招收中國學生做研究。因為辛苦培育好幾年,只為了高薪水就放棄本職的物理化學研究,,轉去華爾街做金融賺錢。多數資深學者都感到深深遺憾。

為什么中國的學生會為了薪水,放棄一生的研究事業?

經歷過高三的人都體驗過,高考結束馬上遭殃的便是書本,撕書燒書之事層出不窮。這樣的人考上相對自由的大學后會怎樣?當然是能放松就絕不學習——學習和痛苦早已劃為等同。

所以只有中國學生會厭惡并功利地學習,往往考碩考博能力還極強,卻很少有愿意潛心研究的學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考個好初中為了好高中,好高中為了好大學,畢業之后再要高工酬,從小便接受如此這般的教育。

多少學生曾把高考當做唯一重要的意義,當這個意義轉為現實,要么對未來不知所錯,要么不愿再拾起書本。

吳伯凡有個提法,意義就是面對世界你能拿的出手的東西——100年過后,還希望自己的孫子驕傲地談起你。

如果你的全部意義是實現財務自由,可能很努力的達到了,然后呢?也許會得抑郁癥,這個世界和你沒什么關系。

富人更容易抑郁,因為要什么有什么。

終身學習者李笑來說自己從小就沒什么理想,看起來很虛的"成長"便是他的意義,這個詞也足夠地遙不可及。

現在他在做"真正的教育",忙著改變世界。

擁有長遠意義的人生像跑場馬拉松,會一直跑一直跑,重要的永遠是過程。

兩眼凝望著一個方向,縱使遙不可及,但我心光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