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菁菁兩周前寫的讀書筆記的序言后,我感覺很受觸動。
仔細思索,我其實在心底里是抱持著相同的愿景和期待的,我們都希望能夠通過帶動父母讀書,學習來幫助他們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從而更好的認知當代社會,跟上時代的腳步。
但是在行為上,菁菁總是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督促、整理、提高讀書筆記質量的事業上來,而我呢,在面對諸多問題的時候總是缺乏勇氣,處事態度難免敷衍,做不到全心全意,更不要提幫助父母提高讀書的質量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菁菁每次寫的序言都讓我感到非常精彩,文章雖短,但是往往能夠鞭辟入里,發人深省,而我自己則很少能夠認真寫一篇好文章,更因為平時缺乏練習,即便認真想寫,也往往力不從心,很難把自己投入的感情完全表達出來。
但是上次菁菁點明了讀書會的意義,我在經過反思后,覺得即便我水平有差,也必須要盡力完善我的表達和統籌能力,認真的對待讀書會的事情,因為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我全心投入的一項事業。唯有盡力而為,才對得起家人的付出,也唯有盡力而為,才能將我的心意傳達出去,使我們家的讀書會越辦越好。而只有家里每個人都能從讀書這件事情上獲益,我們才不算是浪費光陰,而是在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本篇起名新的航程,因為爸爸已經結束了曾國藩家書的第一卷,對曾國藩的處事原則漸漸有了心得體會,媽媽也已經開始傅雷家書的閱讀,能夠將傅雷一家遠隔重洋卻又彼此關切的心情表達出來,我也準備開始進入學校,開始新的學習和工作。愿我們一家都能夠從我們新的航程中取得我們期望的收獲。
————— 2017-04-10 —————
爸比 10:41
小結
通過近兩個多月的努力,曾國藩家書第一部已經基本讀完,信的前半部分,多寫給祖父和父親及幾位兄弟的,信中內容基本上以關心祖父母如父母親大人身體健康為主,另外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考進翰林院。而后信中又以關心自己的幾信兄弟的學習,以及關心每年的鄉試為主,尤及是對沅弟和季弟最為關心而后信件是寫給兒子紀澤的多一些寫,信中是教兒子怎樣讀書,寫字,教兒子做人的道理。
第一部曾國藩家書中,多次出現的名句,是做事要有恒,有勤,以及曾家的八字制家祖訓。通過閱讀曾國藩家書是我們了解到曾國藩這個人,是一個正直,有內涵。且忠于朝廷,不管是國事,還是家事,他都是十分認真的去做。
通過閱讀曾國藩家,對我影響比較深的是,一做事要有恒,現在我能堅持讀書寫字,每天堅持騎自行車鍛煉身體。二是有勤,做到每天除煅練身體以外的時間都用在勞動上面。三是做事能夠考慮后果了。總之讀曾國藩家書對我來說還是受益匪淺。今后不管做做什么事情,我都將堅持有恒。
媽咪 12:48
牽掛
今日所讀信中傅雷囑咐兒子寫信也要記帳(因傅雷夫婦每次都要把給兒子寫的信重新抄一遍留底稿,并按時間順序整理好,同時把兒子寫的來信整理好,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平日可以查查,有多少天不寫信了。從一月二十一日接到你波蘭第七信到現在,已有二十七天,算是隔得最長久的一次得不到你消息。從這幾句話中可以看出傅雷夫婦在數著日子盼著兒子的來信,可以反映出父母對兒子有多么想念與牽掛。信中寫道:孩子你盡管忙,家信還是要多寫,即使短短幾行也可以;你不知道父母常常在心里惦念,沉默久了,就要怕你身體是否健康;我這一星期就是精神很不安定,雖則忙著工作,肚里老是有個疙瘩;一定要收到了你的信,才“一塊石頭落地”!要想得到任何有關兒子的訊息,只有唯一的途徑,那就是通過信件。
————— 2017-04-11 —————
爸比 10:49
讀書要認真
今日誰備閱讀曾國藩家書第二部,在閱讀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以下曾國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集傳統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對國家而言,他忠于職手,他白手起家創立一支體制外的團隊,即湘軍,在朝廷及其困難的情況下帶領湘軍打了無數勝仗。在家庭中他通過寫信的方式關心,祖父母,父母親,及兄弟,子侄們,的生活情況,
讀曾國藩第一部,使我對他有了一個初步了解,曾氏的身體并不太好,但他通過鍛煉以及養生的方法使自己的精力十分充沛。
總之讀完曾國潘家書上部,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因此我一定要認真閱讀曾國藩家書第二部,并認真寫好讀后感。
媽咪 11:28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
今日所讀信是寫傅雷的摯友陳西禾譯了一篇羅曼.羅蘭寫的童年回憶拿來校閱,從頭至尾花了大半日功夫,把五干字的譯文用紅筆劃出問題,又花了三小時和他當面說明。這幾句是傅雷言傳身教告訴兒子做人的道理:要真誠的對待朋友,把朋友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認真對待。緊接著又寫道:他原來文字修養很好,但翻譯的經驗太少,根本體會不到原作的風格、節奏。原文中的短句子,和一個一個的形容詞,都譯成長句,拼在一起,那就走了樣,失了原文的神韻。而且用字不恰當的地方,幾乎每行都有。毛病就是他功夫用得不夠,沒吃足苦頭決不能有好成績。這跟我寫作一樣,跟流水一樣平淡無奇,沒有引人入勝的句子。這跟自己文字功底差,在寫作上下的功夫少有關,寫起來都有局限性。今后要多讀書,多積累知識,勤學苦練,吃足苦頭就能有好成績。
————— 2017-04-12 —————
爸比 10:49
不可傲慢
這封信是寫給沅弟和季弟的,信中說,二位兄弟要在戒傲,戒惰上面下功夫,告知二位兄弟,打了勝仗也不能驕傲,打了敗仗也不能氣餒,信中所言,星岡公日:爾的官是做不盡的,爾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滿招損,謙受益,爾若不傲,更好全了,今吾謹述此語誥誡兩弟,總以除傲字為第一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讀完這封信我覺著曾氏所要表達的是,人們到什么時都不可以驕傲。,更不能懶惰,體現的是人們的精氣神。
————— 2017-04-13 —————
爸比 11:03
亂世不可購置田產
簡單介紹一下曾家的情況,曾家四兄弟,現在是三個兄弟在外帶兵打仗,家中只有澄弟在家照顧各家。曾家,在咸豐九年,以分家單過。
這封信就是曾氏寫給登弟的,意思是歐陽夫人執意要要購置田產,擴建改造老宅。為此曾氏希望澄弟說服歐陽夫人不要購置田產,和改擴建老宅。
信中所言,當此大亂之世,興造過于壯麗,殊非所宜,恐劫數未滿,或有他慮。
家事有弟照料,甚可放心,但恐黃金堂買田起屋,以重余之罪戾,則寸心大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特此預告賢弟,切莫玉成黃金堂買田起屋。弟若聽我,我便感激爾:弟若不聽我,我便恨爾。但令世界略得太平,大局略有挽回,我家斷不怕沒飯吃,若大局難挽,卻數難逃,則田產愈多指摘愈眾,銀錢愈多搶劫愈甚,亦何益之有哉?嗣后黃金堂如添置田產,余即以公牘捐于湘鄉賓興堂,望賢弟千萬無陷我于惡。
曾氏在以前的信中對于家中,購置田產,改擴建房屋都持反對意見,九弟的房屋由于過于豪華,曾氏也寫信勸誡。這次夫人提出的買田起屋,在曾氏這是沒得商量的。
讀完這封信感覺曾國藩真不愧為一位政治家,想得遠,考慮的周全。不像現在的好多貪官,永遠都沒有知足的時候,建議他們到應該好好的閱讀曾國藩家書。
媽咪 11:57
天道酬勤
這封是寫父親接到兒子在音樂會取得可喜成績后的回信。為兒子在音樂的殿堂取得驕人的成績而自豪。信中寫道: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更莫過于欣賞自己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想到你將來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沒有止境的進步感到高興。能夠把不朽的大師的不朽的作品歲揚光大,傳布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榮的使命。……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不怕失敗、挫折、打擊,我就放心了。
世上的父母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能力,只要勤奮努力,將來在學業上就有所成就,因天道酬勤。
————— 2017-04-14 —————
爸比 09:39
切不可驕傲
這封信是寫給沅弟和季弟的,曾氏得知兒子紀澤回家途中看望兩位叔叔并從叔叔那里那了二百金,非常的不高興,信中說,余家后輩子弟,全未見過艱苦模樣,眼孔大,口氣大,呼奴喝婢,習慣自然,驕傲之氣人于膏肓而不自覺,吾深以為慮,
這段話曾氏是在擔心后輩們從未吃過苦,不懂得曾家的八字祖訓,恐將來成為紈绔子弟,不能繼承曾家之大業。
曾氏的擔心在前幾封信中以對幾位兄弟說過,要戒驕戒躁,持家勤儉來誥誡子侄們。曾氏的這些教育后人們的思想,同樣適用當今社會。
————— 2017-04-15 —————
爸比 10:08
坦然面對生死
這封信是曾國藩寫給澄弟的,這封信是在曾氏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寫給澄弟的。信中所言,余忝竊高位,又竊虛名,生死之際,坦然怡然,惟部下兵勇四五萬人,若因餉斷而敗,亦殊不忍坐視而不為之所。家中萬事,余俱放心,惟子侄須教一勤字一謙字,謙者驕之反也,勤者佚之反也,驕奢淫佚四字,惟首尾二字尤宜切戒。
曾氏隨著年齡的增長,言語之間,透出啰嗦,比如說,一勤,一謙,和曾家八字祖訓,
曾氏的這封信是在軍中即斷糧草,又斷軍響,及其困難的情況下寫的,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忘教育子侄們。
我對曾氏提出的,做事要有恒,一勤,一儉,一謙。都銘記在心。
媽咪 11:06
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這句話,我也一直記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一切真實的成就,必有人真正的賞識。這是傅雷家書中父親給兒子寫的一段很經典的話語。正因為赤子之心是純潔的,它不含任何私心雜念,只能容納人間最美好的、最頁摯的感情。堅強的最高境界在于擁有一題赤子之心。做到寵辱不驚,平和的面對現實。
————— 2017-04-16 —————
媽咪 09:38
為學最重要的是“通”
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是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某某家某某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
這是傅雷寫給兒子信中的一段話。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嘔心瀝血,充滿著濃濃的愛,為孩子掌好舵,他把教育孩子成人比成才看得更重要,在做學問或做藝術之前,先要學會做人。
爸比 10:10
迷信
這封信是寫給澄弟的,信中主要批評澄弟,相信那些迷信經常在家做法,還有就是不注意煅煉身體,相信那些大補的藥,他在信中是這樣說的,吾祖星岡公在時,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他仙,此三者,弟必能一一記憶。今我輩兄弟亦宜略法此意,以紹家風。余意欲勸弟少停藥物,專用似食調養。澤兒雖體弱,而保養之法,亦惟在慎飲食節嗜欲,斷不在多服藥他。
曾氏信中提到的藥,指的是,補藥,保健品。我非常贊成曾國藩,提出的飲食調養法,比方說血糖比較高的人,就不宜多吃,不宜吃含糖量較高的食品,飲食加鍛煉,對身體一定有好處。血壓高的,血脂高人,盡量少吃肉類食品。總之飲食調養,和堅持煅練,一定好過吃補藥和吃保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