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湯唯和魅力叔吳秀波在四月底上映的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2》,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經看過。五毛看的首映噢,因為很喜歡女神湯唯啊。
“向死而生”的姣爺說:“信是千里之外的眼睛”。
電影結束后,于是,有關信的回憶就慢慢的浮現在腦海中……
首先想到的是《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筆下,那個可以穿越時空、可以排憂解難的牛奶盒信箱。“魚店音樂人”中,松岡克郎對音樂的追求,一直印象深刻;
電影《戀戀筆記本》中,諾亞每天都給艾麗寫信,寫了一年,365封信。
每天寫信、寄信,但卻一直沒有收到回信……
還有,喜歡趙雷的朋友應該知道一首歌
《未給姐姐寄出的信》
“姐姐如果感到疲憊的時候去海邊靜一靜
我也特別希望有天
你能回來定居在北京
我知道有一些煩惱
你不愿在電話里和我講起
你會說Don't worry
傻傻一笑說一切會好
一切會好”
遙遠的記憶中,也是一部電影,在很小的時候五毛經常和奶奶一起看一部黑白老電影__《雞毛信》。因為年代太久遠,已經忘記了電影的具體內容,依稀記得影片中有一個勇敢的一個小男孩“海娃”,帶上父親給的雞毛信,拿著放羊鞭子趕著一群羊,就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征程;
還記得大概是小學四年級時,老師教過一首歌曲,那是一首很老的歌 。
是民謠教父李春波的__《一封家書》,因為當年老師還把這首歌的歌詞當做家庭作業,讓我們抄了幾遍,所以歌詞和旋律一直都記得: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現在工作很忙吧
身體好嗎
我現在廣州挺好的
爸爸媽媽不要太牽掛
雖然我很少寫信
其實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嗎
管得不嚴就不要去了
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
也該歇歇了
我買了一件毛衣給媽媽
別舍不得穿上吧
以前兒子不太聽話
現在懂事他長大了
哥哥姐姐常回來嗎
替我問候他們吧
有什么活兒就讓他們干
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氣的
爸爸媽媽多保重身體
不要讓兒子放心不下
今年春節我一定回家
好了 先寫到這吧
此致 敬禮
此致 那個敬禮
此致 那個敬禮”
在這個科技信息爆炸的時代,手寫的文字很動人啊。
你可曾記得兒時第一次握筆寫字時的開心?又可曾記得中學時代收到第一封小紙條情書時內心的小悸動?
中華文字的雋永清秀、委婉靈動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
書信的傳遞,是人類交往的重要手段。
古代書信的傳送大體有以下方式,
羽檄 、羽書 、雞毛信、信鴿傳書 、傳竹筒 、急腳遞等等,
你了解或聽說過哪一種呢?
你是否寫過信?收到過信?
如果你寫過信,
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苦苦期待回信和收到信封時那個激動而又緊張的美妙心情?
如果你沒有寫過信,
是否曾想過要手寫一封信?亦或是收到一封手寫信?
一封家人、喜歡的人、老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信?
害怕寫不好?不會寫?
沈從文先生給張兆和的一封信里面說:“有了愛,有了幸福,分給別人一些愛和幸福,便自然而然會寫的出好文章。”
如果此刻的你正好想寫信、喜歡寫信,
期待收到信封時激動的小心情。
那,就開始找一個筆友吧,暫時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屏幕,拿起紙和筆,
感受最古老、最有“味道”的溝通交流方式。也許,“詩和遠方”,就在信封中。
(如果你暫時找不到筆友,或者不知道該寄給誰,可以寄給五毛噢,地址后臺聯系)
清代張潮的《幽夢影》中:
“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
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
現在是,無信則已,有則必當回。
//走自己的路,于行云流水間,
來去自在,愜意暢快//
我是wency五毛,90后南方姑娘,喜歡旅行,喜歡單車,喜歡聽民謠,喜歡文字,喜歡寫信,喜歡很多人,三毛、大冰、小鵬、趙雷、余秋雨、馬克·李維……
現在我也喜歡你,謝謝你也喜歡我。
我們一起等風吹,等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