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帶寶寶小茉莉出去玩,正值某“高檔”(費用高、自稱與國際接軌)幼兒園課外活動時間。恰有了解幼兒園的打算,于是我便推著小茉莉過去觀察一番。本就面積不大的活動場地被驕陽占掉了大半,小二十個孩子汗水濕襟地擠在帶狀的陰涼地里百無聊賴地抱著鐵圍欄,無聲地看著園外的石頭、車子、大樹、我們和小茉莉手里把玩的狗尾巴草。一會走過來一個老師,吼著孩子們不能趴在柵欄旁然后就又躲進了樹蔭。
? ?我忽然覺得,如果孩子父母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心疼。這個老師可能歌唱的動聽,舞跳的曼妙,故事講的生動,對孩子的用心指數卻沒看出來高在哪里。或許以此刻幾秒推測全程太過于以偏概全。即便她們的職業素養和耐性都不低,然而被二十個孩子分攤,每個孩子又能得到多少呢?自己帶一個孩子有時都會被磨的沒耐心。暫且不論生活上的照看疏忽,它們心理上的人文關懷得缺失多少?
? ?為什么父母寧愿多花一倍甚至更多的學費爭著搶著把孩子送到這額滿為患的“高檔”幼兒園而毫無怨言甚至洋洋自得?原因大家都曉得——在中國這么有競爭意識的大環境里,家長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是從人文關懷和孩子感情需求的角度來看,或許他們已經輸了。穿著“高檔”的外衣就真的高檔嗎?打著國際教育理念的旗號就真的與國際接軌了嗎?真正實施到位的程度又有多少?對于某些頂著“高檔”頭銜的幼兒園,這些糖衣不過是唬人錢財的炮彈。
? ?所以我覺得在給孩子擇園時父母還須放平焦躁不安的心,擦亮眼睛,要么找個真正高級的幼兒園;要么找個硬件設施合格、人數少點、更具有人文關懷的中等幼兒園。這樣,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