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發生在身邊,永遠都體會不到生存的悲壯!
地震,對于生長在東北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的我來說,如果決議此生不踏出它的門檻,想必今生也只能是在電視上見證它無情與悲慘,并隨后獻上幾十元現金的慰問吧。可是,凡事都沒有絕對,生活真就這般如此。我,感受到了地震的威脅。
吉林省松原市近一個月連續四次的淺源地震,讓我著實心生諸多思索。第一次地震的感知,也可以說是23歲人生的第一次感知,還在津津樂道地上著英語翻譯課程。翻譯課程似乎應該是枯燥而乏味的,無趣的語法加之晦澀的技巧,但被這位曾經訓練男兵的氣質女將操練起來,總是帶著那么多的英姿颯爽的霸氣,因而,課程除卻無聊,反而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汲取著異樣的養分。地震來時,最先做出反應的,不是別人,正是公教里面無私奉獻著的投影儀。屏幕晃動,接下來便是桌椅,再接下來的,便是人心。幾秒過去,老師說,“好,繼續上課吧!”對于她的言辭,略感驚奇?老師戲謔地回答無聲的疑問,“我是唐山來的?!焙冒桑恕?br>
人對于第一次的經歷,都是刻骨難忘的。不知別人,但我是如此。當然,第一次經歷著的懵懂,與經驗者的對答,總是閑著格格不入。但誰又不是從第一次的浴血中攀爬而出的呢?這次地震,似乎又讓我燃燒起了對生活的無限激情以及對生命的倍加珍惜。想來,如果真的在這次不期而遇的地震中消失,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呆在父母身邊,與其傾訴最后的話語。在通知停課的時候,給父母撥去了問候的電話。其實,他們也沒有經歷過,他們也不知道真正經歷過,感受到之后是怎樣的一種心境。但是,年過半百的他們,想必也會豁達的安然面對現世的生與死吧。有時,正是因為,還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未知,才讓自己對死亡有諸多的不干。
昨天下午應該是四點半左右,依舊奮斗在圖書館,投身在日語國際二級的戰斗之中,就在最后一個閱讀選項即將落下帷幕之時,樓體晃動的感覺如此這般,跟小伙伴急忙逃亡到被5天的大學覆蓋的空曠室外,那時,皚皚白雪似乎也不是那般透徹與明亮,在恍惚中,漸漸恍惚著。待心緒平靜,便又重拾心緒,繼續奮戰于題海之間。而后,便是有一通長途電話與難舍難分……
今晨,8點準時,瑜伽俱樂部的學習,加之決定著期末成績的跳繩測試,心情稍有緊張,整夜似乎都在夢中反復糾纏。6點多一些,不知是我喚醒了地震,還是地震搖醒了我,醒后開口便呼喊室友趕緊覺醒。后目測無所大礙,便昏昏沉沉睡去,睜眼,天,7:50,什么概念?10分鐘穿衣洗漱外加奔跑到跆拳道館(臨時瑜伽訓練場)。不能連累小伙伴遲到,便穿鞋不梳頭,不洗漱,直奔課堂。這是求學以來,第一次如此邋遢的行為。如果說,地震給我的第一份感覺是新奇,恐懼與難忘,那么現在給予我的便是慌亂與煩擾,還有榮幸的成為小伙伴們吸血的談資。
對于生活,找不到最恰當的辭藻來形容,因為,誰人的生活都不盡相同。但,我想,生活是需要一些波瀾的,因為人需要交談,需要有話題,需要有刨除學習,工作,感情之外的討論,就像是八卦新聞一樣,也許有些人并不感興趣,但是為了想要跟感興趣的人聊上那么一兩句。當然,話題的誕生,不要以生命為代價。
這讓我想起了世界末日,想起了曾經的“寓言”。人生,能與大多數人共同擁有的經歷太過稀少,但我想,還是越少越好。
想想,這篇文章會不會是我在明早強地震來襲的最后一篇抱怨與淺薄的思索?把每一份飯都當作最后一次,食堂的菜,真香!
這是在簡書上的第一篇文章,獻給思緒飄飛中的自己和我愛著的小伙伴們!
有關于地震的思考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