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標題進來的人大部分都是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輕易不會對別人說“想開點”這三個字。
沒故事的人,極少是菩薩心腸,往往口無遮攔、說話不經過大腦。他們不明白別人的事不能瞎管,看到別人痛苦就讓對方“想開點”,就不動動腦,想的開是你一句話能解決的么?
況且,以我的觀察發現一個亂像,通常自己想不開的事,放在別人身上他就想開了。
不是瞎說,有理有據。
一同學,老公從外形上輸她一截,但對她是真的好。她拿老公的缺點說事不是一次兩次,只要老公稍微犯個錯誤,她就不依不饒要么過不下去了,要么活不下去了。但要是比她再嚴重的事放在別人身上,她就淡定地說“想開點”。
這同學還有一嗜好,特別愛聽別人訴苦。但凡有同學、同事、朋友(她家人除外)抱怨自己的生活工作不易,她就兩眼放光,精神抖擻,準備開勸。聽她的二手雞湯,總有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
連我,她都覬覦過,我抑郁的那些年她見我就讓我“想開點”。但你不能當她面說她沒腦子吧?她是人在蜜罐里泡,還鄙視別人不知道甜是啥滋味。
但凡我心情稍好一點都不敢見她,就怕她又把我勸抑郁了。
那些與我同病相憐的人可不像我這么“窩囊”,她們聽到“想開點”三個字,直接炸鍋:
“婚前靠父母,婚后靠老公,整天除了喝酒就是麻將,你這一生最疼就是生孩子的那一陣子,連痛苦的滋味都沒嘗過,還一天天的在別人面前裝過來人。”
老古人咋說來著?聽人勸吃飽飯——說這話的人肯定沒遇到我同學。
一張嘴就勸別人“想開點”的人,多數時候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嘴上勸,心里美著呢。
不信你試試,在她們跟前提提你的不快樂、不如意,她保準瞬間由心不在焉變全神貫注,就怕落下一個字,你越苦,她越專注。
也因此,即便有人給我講他遭遇,我本著不參與、不點評、不建議的原則給予他一丟丟共情,人本主義的羅杰斯不是說了么,傾聽是對個案最大的幫助。
以我的經驗來看,許多在我這里倒苦水人,真沒指望我能為他們指點江山,他們找我純是因為我的嘴巴嚴,不造謠,不傳謠,就和找個樹洞傾訴是一樣的安全可靠,相信我,你的朋友們也一樣,他說,你聽,就好了。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被抑郁、焦慮的年代,抑郁、焦慮的本人都說不清為什么,醫院的專家都拿疑難雜癥束手無策,你又怎么用幾句話讓對方豁然開朗,承認自己只是“想不開”呢?
如果和你訴苦的那個人是因為生活質量低、工作不順、友誼破裂、戀愛分手就要死要活的,那他是真想不開,你也不用勸,直接把他拉到醫院走廊的椅子上坐一天,她就想開了。
最近很火的農民工高小健的搞笑視頻帶著勞動者特有的樂觀、自嘲苦中作樂,用他的話說,哪有時間痛苦,樂還來不及呢!所以,在閑和忙之間,我建議你選擇忙。
人生是由無數個苦和甜堆積而成的,沒有苦哪來的甜?那些朋友圈天天曬幸福的,你只看見她被美顏過好幾遍的照片,沒看見她為了拍一張顯得很幸福的樣子折騰半天。
別以為人們都在最親的人面前才報喜不報憂,在不了解她的朋友圈里有過之而無不及。
疫情期間有一個姑娘被裁員,她梨花帶雨地問我,是不是職場都這么殘酷?
我說,不是的,職場外也很殘酷。
這世界很少有人說他生來沒病沒災,萬事順意,幸福到永遠,反正我沒聽說過。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些比你漂亮,比你有錢的明星們,照樣離婚、生病、磕藥、被抓、抑郁、自殺,所以,讓你死去活來的事不是只有你一人經歷著。
如果你說你經歷的比任何人都慘,那我勸你最好別見人就賣慘,碰到那些沒有故事的人,他們除了多了一個別人的故事外幫不了你。
誰的人生還沒爬過坡,誰孤獨時沒掉幾滴眼淚,誰艱難的時沒想過放棄,誰還沒幾個刻骨銘心的故事?
我的解決辦法是,該爬坡時候爬坡,不要左顧右盼;? 孤獨時候就看書,書中總有能融化你的東西;艱難時候就停下來,看看要不要轉個彎,有故事就動筆寫下來,留待一切過去講給你愛的人聽。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大自然不會征求你的意見,它對你的偏好毫無興趣,也不管你是否同意它的法則。你必須接受大自然的本來面貌,也接受其中隱含的一切后果。”
人類痛苦的故事多數來自對自然法則抗拒的編撰,當你認清事物無常的本質,你的故事就會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