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面對不出水的水龍頭,習慣性的對著空氣輕聲道,又沒水了。愣怔片刻,趿著拖鞋又折回床上,閉目等待來水的聲音。
忘記關閉的鬧鈴,總會在人睡意襲來的時候再次想起。有時不愿起身,便從厚厚的棉被里伸出一只腳來,大腳趾點了點手機屏幕,鬧鈴聲便戛然而止。
但安靜并不會持續太久,等到下一次睡意洶涌,刺耳的鬧鈴又再一次響起,不過這一次,還伴著嘩啦的水聲。
洗漱,梳妝。工作性質以及所處環境并不要求妝容,每天的妝扮,全看自己愿意與否。所以至今,仍學不會化精致妝容。
稍微涂了隔離,畫了眉毛,嘴唇點綴一點點顏色,便好。偶爾,素顏上街,在一群穿紅著綠的男女中,暗淡,如同一滴水,折射頭頂的陽光。
屬于自己的那輛公交,總等也等不來。心急一點用處都沒有,只能耐心等待,等待的過程中,一點點過濾掉從出門的那一刻起,不斷涌入耳朵的與自己有關也與自己無關的聲音。
有時候不知道去哪里,總覺得這座城市,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真正吸引自己,但也并不是不喜歡這座城。有時候不管去往哪里,都是一樣的心情,一樣的歡喜,或者,一樣的興致索然。
圖書館的平和安靜,海邊的靜謐恬然,河邊的閑適悠然,甜品店的溫馨浪漫,小吃街的嘈雜喧鬧,步行街的時尚輕奢,酒吧街的紙醉金迷……
所有的形容詞,只屬于環境本身,環境有時能作用于心,但有時心是游離態,游離于現實之外。
唯有食物,很輕易就能將人拉回現實。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滋味,比任何一種關懷,都要深入內心。
時間在走,有時覺得它溫吞的可怕,有時噴涌的速度讓人驚惶。
白晝就這樣過去,或充實快樂,或平靜安然,或,乏善可陳。
迎來漆黑的夜和亮起的燈。換上居家的舒適衣裳,給植物澆澆水,手洗衣物,晾曬,然后窩在沙發里。頭頂的白熾燈一如既往,溫柔籠罩。
看書或者開電腦做其他事,之后入睡。一天未亮的手機,在萬籟俱寂的夜里,依舊,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