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我們上車了,和他們招手說再見,她回一句“再見”!這個詞她是會說的。也是我們能懂的。原來再見也可以如此燦爛。
漫游家,心隨自然
從奎屯向西,我們沿高速直奔伊犁,這是新疆的西北要地。公路左側逐漸出現天山的雄姿。
通過精河縣后,視野內出現了大片的草原。在這樣的地方奔馳,路寬車少,好不暢快。
高速公路右側,高山寬谷間的天際線上出現了迷人的藍色,隨著藍色的不斷擴大,來到近處,走到近前是個波濤洶涌的大湖,這就是天山深處著名的賽里木湖。
賽里木淖爾,蒙古語,山脊上的湖,賽里木在突厥語里有平安之意,在哈薩克語里有祝愿之意,古代漢文書籍中也常稱之為“凈海”。
賽里木湖海拔2000米,面積450-460平方公里,極其壯闊。群山環視,雪峰林立,景觀極其壯麗。
湖畔是無垠的草場,我們驅車直接來到湖邊,看著水面的波浪漫步,呼吸著無比純凈的空氣。
這座幾乎原始狀態的大湖,湖水面積很大,視野極佳,湖面上空白云在山間飄過來,速度很快。和東部地區湖泊的溫柔不同,下午大日頭下的岸邊微風中也透著寒意,盡顯蒼勁。一道自然形成的沙堤,分割出一個小湖,清澈見底,湖水呈現淺藍,而大湖水則是深藍,顯得煙波浩渺。
賽里木湖岸沒有巨大的水流搬運而來的巨石,沒有出水口,它不是外流河,而是座封閉的內陸高原咸水湖,湖面上的波濤在風的吹拂下也十分可觀。在湖畔退水的地面可以看到清晰的鹽堿,上面生長著紅色的耐鹽堿的野草,紅白相間。遠處,有牧人的牛羊在草場上懶散的吃草,或臥在草地上曬太陽。
遼闊的湖濱只有我們6個人、兩臺車。不遠處,一艘擱淺的木船在岸邊好像是有意的人為布景,藍天、白云、雪峰、森林、大湖、草場、牛羊、輕風……這些美妙的景象集中起來,就是難忘的原生態的賽里木湖。
現在才明白,古人稱之為“凈”,就是這個含義,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切體會到古人用語的精準和洗練。衷心祝愿這個人間圣景能一直延續下去。
美景總是看不夠的,離開賽里木西行,不久即進入天山峽谷,這里是伊犁州很著名的果子溝。高速公路在峽谷里迂回蜿蜒,漂亮的吊橋,幽深的隧道,我們盤旋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天山的另外一面,重鎮伊犁就在前面。
伊犁重鎮,是清代全面管轄現在新疆地區以后,前后建起的九座城堡中最著名的就是惠遠城,當年清朝時統治新疆軍政的一把手伊犁將軍就駐扎在這里。
城內最重要的建筑伊犁將軍府也已修繕開放。主體建筑是一進院落,房屋均為硬山頂前出廊,北面正房五間復原為辦公形式,其中中間的三間為敞開式廳堂形式,左右廂房是敘述伊犁將軍設置和行政的歷史展覽,大部分展覽是圖片和模型,歷代伊犁將軍的事跡均有敘述,是很好的歷史教育現場。年輕的當地講解員在展廳里還在熟悉講解詞。期待有更多游客來這里了解伊犁故事。
正房前有兩棵榆樹,傳是當年重建時所植。
林則徐當年被流放新疆,大部分時間是在伊犁度過的,是將軍府的貴客。
伊犁將軍府在清末民初已經廢棄,新中國以來長期作為軍營使用,十幾年前得到修繕,并且成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論文物價值其實是不大的,但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這一條就足夠了。
離開時,我在院子里聽到隔壁的軍營里傳來嘹亮的軍歌聲。這里幾百年來一直是軍事重地,這歌聲聽起來讓人舒服,有強大的國家力量伊犁才有安定的基礎。
路邊,維吾爾族人在銷售熱乎乎的馕。倆女同伴在等我們的時候買了葡萄,居然3塊多1公斤,這也是我們此次在北疆遇到最便宜的葡萄價格。
出城,成片的葵花田,豐收可待。幾個小學生放學回家,我問一個戴紅領巾的小女孩,是哪個民個族的,叫什么名字。小女孩笑笑,手舞足蹈的想和我說,但可能是漢語不好,就是說不出來。
我們上車了,和他們招手說再見,她回一句“再見”!這個詞她是會說的。也是我們能懂的。
原來再見也可以如此燦爛。
文 / 劉勇
人文旅行作家
《漫游家》特邀主編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讓我們從了解開始,認知母體文明,產生對文明的敬畏和熱愛,傳承源遠流長的文明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