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細雨濛濛,這是孩子爸走了的第八個清明節,也是記憶中唯一一個有雨的清明節。
孩子昨天就提前帶著我買好的一部分東西去了他們爺爺奶奶家,我一早起來炒了兩個菜,將昨天買的熟食、水果一一切好放進保鮮盒,一并裝進一個大塑料袋,然后就提著出發了。
坐在通往婆家的鄉村巴士上,看著窗外霧濛濛的天、路兩旁已染上新綠的垂柳、大部分還被荒草覆蓋的田野,心里思緒萬千。
人死了到底有沒有另外一個世界呢?他的那邊過得好不好?如果他還活著,我們的婚姻持續16年后,我們是否還會保持當年結婚時的初心,一路攜手并進、恩愛如初?
一個人會思念逝去的人,但未必會珍惜眼前的人,如果在他活著時,我能早點認識到人生沒有那么多來日方長,我一定會加倍對他好,但沒有如果,光陰如梭,不僅我們相依相偎的日子被遠遠甩在了時光的那頭,就連我的思念也漸漸被歲月長河稀釋了。
坐在車里的我,心中充滿了雜念,除了想到我正要去看望的他,我還想到了一些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原來純屬于他的這一天,如今也不再純粹了。
到了婆家,孩子還沒起床,婆婆已早早起來準備好了上墳的吃食,公公和大伯哥一大早起來就去給孩子爸的墳添了新土,就等我來之后再一同去燒紙祭奠。
我喊起來了孩子,穿好衣服和準備踏過泥濘的雨靴一起去了孩子爸的墳頭。
四月的大西北,還到處是荒草覆蓋的世界,細雨迷濛之下,南面的祁連山也看不見的蹤影,只有被火燒去荒草的地梗上能看見星星點點的綠色,雨中的白楊樹堅韌而挺拔,只等來日艷陽高照,便可以隨時吐露新葉。
給孩子爸燒完了紙,公公和大伯哥帶著孩子去爺爺奶奶的老墳了。我一個人在孩子爸墳前呆了一會兒,咕咕叨叨給他說了說孩子的學習情況、公婆及孩子外公外婆的身體情況及我目前的一些煩惱。我不知道他能不能聽見,但給他說說,我心中會輕松很多。
今天的我沒有流淚,時過八年,我已能用平常心去祭奠他,把他當做我心中永遠的親人,我想親人之間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形式,只要相憐相惜的情意夠真就可以了。
從墳地回到家,孩子奶奶已做好了午飯,吃飯間,我跟孩子爺爺奶奶及大伯哥聊天,說到待會回城后我還要去娘家看一趟我爸。
婆婆得知我爸身體不好、多次生病住院,非要塞給我三百塊錢,讓我給我爸買點營養品,我推辭沒要,說我買就行了,婆婆一直念叨,說她幾次住院,我爸媽、我姐和我嫂子都去看過她,我爸生病,她不去看看,心里過意不去。
我說那是正好趕上了,讓她不必放心上,我把他們的心意帶給我爸媽就行了。
臨走時,婆婆又一再叮囑我,下次我爸到了城里看病,一定要給她們打個電話,她要和公公去看看我爸。
我被孩子奶奶的這點心意暖到了!孩子爸走時對我說,他不求他走后我能贍養他父母,只求我能在公婆有困難時且在我心有余力的情況下能出手幫一把他們,能讓孩子過年過節時常回去看爺爺奶奶一眼,我認為他的這些個要求我這些年基本上都做到了。
我想現在我和公婆的關系、孩子和爺爺奶奶的關系及我娘家人和婆家人的關系,我們之間的相互體諒和理解,這些足夠讓九泉之下的孩子爸冥目了。
逝去的人已走遠,就讓活著的人心中都充滿暖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