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跟我們過去簡直沒法比,由于大眾傳媒文化比較發達,他們了解的信息很多,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也比較開放。不像我們過去那個年代,講究的是師道尊嚴,師生關系很嚴肅。
而現在則不同了,師生關系比較輕松,更富于人性化和幽默感。這樣其實也增大了老師教育學生的難度,過去的強制、填鴨式教學已經完全行不通,必須得講究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可。
有一次,高山的英語老師就感慨地說,你們這些學生真有些時代的悲哀。過去,是老師見了學生躲,怕被學生纏住問難題而誤了手頭的急事;現在,則是學生見了老師躲,就害怕老師問你們學習上的情況。過去的學生,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越多越好,這樣可以較好地鞏固所學,尤其是那些學習好的學生,他們不僅僅是完成作業,而是快樂地享受學習;而現在的學生,卻是作業布置的越少越好,好像學習不是自己的事。
“三八婦女節”到了。高山走進教室,和同桌的男生說得第一句話就是“節日快樂!”沒想到他的同桌不但沒惱,反而笑嘻嘻地說:“同樂!同樂!”兩人相視大笑。
現在的孩子,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來臨時,知道給媽媽送康乃馨。而我們那個年齡的大多數人,恐怕連表達愛情的玫瑰花都一無所知吧?
四月一日“愚人節”,高山說那天他被老師和同學共同愚弄了一把。他的好友劉祥一本正經地對他說:“高山,文老師叫你到他的辦公室去。”
高山急忙來到文老師辦公室,說:“文老師,劉祥說你找我?”
文老師先是愣了一下,等他把那本作業批改完,才慢悠悠地說“你到五班教室,把小黑板拿到大辦公室來。”
高山趕到五班教室,找了半天,也沒發現小黑板。
他急忙回到文老師辦公室,氣喘吁吁地說“老師,五班沒有小黑板啊。”
文老師這才抬起頭來,歡快地說“高山,愚人節快樂!”……
我們聽到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這就是現在的師生關系。
“看來,是文老師和劉祥串通好的。”我說出了我的疑惑。
“沒有,我進去的時候 ,文老師愣了一下,顯然他并不知道這件事。”
我更加笑彎了腰,為他們的幽默,更為文老師的機智。
午餐時間,往往是我們一家交流信息、揮灑談吐的時候,高山不用急著吃完飯就去做作業,相對比較輕松。有一次,他說周杰倫不愧是“亞洲天王”,可以走紅多年不倒,最近他的專集《十一月的蕭邦》很流行,連續四周都居排行榜第一。
怪不得最近他老在哼唱什么《夜曲》、《飄移》等。只聽他在咿里哇啦,也聽不清他到底唱的是什么詞兒。我便忠告他說:“經典的音樂才是永恒的。”他反駁說:“這些歌是很流行的。”我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赫爾岑應邀參加一個家庭宴會。宴會上,留聲機播放的烏七八糟的音樂,使赫爾岑很是煩惱,于是他捂起了耳朵。主人連忙走過來說道:“先生,您為什么不喜歡這些樂曲呢?這些樂曲可都是流行的啊。”
赫爾岑答道:“如果流行的都是好東西的話,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會受歡迎了。”
高山聽了哈哈大笑,連聲稱贊:“真有趣,真有智慧。”
我順便問他:“最近學校可有什么趣聞沒有?”
他興奮地回答:“那可就多了。有一天,王老師正在給我們上英語課,講到‘be over’這個句型,說這樣的句子很多,比如‘下課’怎么說呢?誰知王老師‘下課’一詞剛說完,后排就有同學大聲接道‘老師再見!’全班同學都笑倒了,顯然那個同學并沒有認真聽課。王老師又說 ‘李亮,我自認為我的課是上得很有吸引力的,你這樣也太傷我的自尊了,你是不是就等著下課哩。’說得那個同學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我們也笑得簡直要噴飯了。
高山接著說:“還有更有趣的呢。我們現在開設的七門課中,就數歷史課講得最平淡、最乏味,同學們都不愛聽。”
“歷史課?那里面有多少大事和精彩的人物哩。要講好了,學生們還不聽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我很疑惑。
“說得就是啊!我們歷史老師的那種講法,換上哪個同學都比她強。她那死板的、照本宣科的聲音,讓人聽著就煩。有一天,到下課時間,老師說:‘下課!’同學們站起來說:‘老師再見!’不知哪位同學又冒了一句:‘永遠也別回來。’讓歷史老師哭笑不得,匆匆走出教室……”
像高山這么大的孩子已漸懂人事,詼諧、幽默的性格也開始悄悄滋長。他們對于外界的信息已會判別,再不會全盤吸收。老師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冷不防還要被學生幽默一把。從自我意識和敢于堅持真理這方面來說,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要強,這也許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