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原創首發。
《水滸傳》第一回主要內容:宋仁宗在位時,瘟疫盛行,參知政事范仲淹上奏,望請天師祈禳瘟疫,皇上準奏,令洪太尉去江西的龍虎山尋天師。洪太尉奉命前往,遇到諸多艱險,沒通過張天師的考驗,無果而返。后真人道眾提議陪同洪太尉游山,洪太尉欣然前往,途中見“伏魔之殿”,其封印上面寫著“遇洪則開”。洪太尉不顧勸阻打開,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引發了故事的開端,英雄好漢們紛紛登臺亮相,關于他們的故事也精彩紛呈。
開端著重寫了“天災”與“人禍”兩方面的內容,別開生面,奠定了小說悲劇色彩的基調。也為下文濃墨重彩地寫英雄好漢們的事跡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首先,寫了瘟疫盛行,皇上顯然已是束手無策,寄希望于道士高人祈神賜福。萬民處于水火之中,這本身說明了朝廷極其衰微,瘟疫來了,毫無對策,只能順應天意,皇上也昏庸,拿不出辦法,在當時那樣落后的環境,請天師祈禳瘟疫也算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只得打發洪天師去探訪名山,邀請張天師這樣的得道高人前來祈福,驅除瘟疫。
其次,洪太尉官本位思想非常嚴重,辦事不力,暗示上層統治者們能力低下、腐敗不堪。來看看洪太尉是怎么執行任務的。他身負皇帝詔命前往江西龍虎山請張天師,道人告訴他心誠則靈,可在拜訪天師的過程中,他遭遇了險惡重重,先是遇到老虎,蟒蛇,后還遇到勸退他的牧童,他食言了,沒有通過張天師的“考核”,最終決定中途而返。并且放出了被封印的黑氣,即天罡地煞星。
作為朝廷命官,為民請命本是他的職責,卻如此任意妄為,為政一方,各有各的算計,洪太慰沒有做好本職工作。
看到這些情節,感觸很多,現實中類似的官員比比皆是,庸碌無為,洪太尉這類官員,是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樣的官員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福利呢?稍微有點困難就打退堂鼓。辦事不給力也就罷了,還惹是生非,非得把伏魔之殿打開,真是好奇害死貓,說的就是她這類人吧,這回捅婁子捅得還不輕,擦屁股都沒處擦去。
張天師與山下的真人道眾也并非一條心,張天師明顯是世外高人,不屑于與世俗為伍,也看不慣洪太尉此等惡俗官員,還故意考驗、作弄洪太尉。
大宋王朝已是搖搖欲墜,又遭遇天災人禍的襲擊,臣民也非一條心,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