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過節假日的時候,我的朋友們同事們,大多都興高采烈,因為他們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
這個時候的我,是沉默的、失落的、憂傷的。
我想回家,但是卻不敢。這個不敢,有很多原因。
1,事業未成,無顏見父老。
我的老家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為生。我是我們家的第二個孩子,我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小時候我們家就住在山腳下,是我們村里離山最近的人,我們住的是那種土坯瓦房,生活清貧。
聽我媽媽說,我很小的時候,經常一整天不說話,一個人坐在“坐婆”(嬰兒的坐具)里發呆。我是個黑戶,出生時沒有戶口,違反了計生政策,我媽還因為我被計生辦的人圍追堵截,我這個生命也算是來之不易。
等我上小學的時候,我成了一個優秀的學生,幾乎次次霸占第一的寶座。每場領獎大會都有我的身影,村里的家長們都會拿我當榜樣,去教育他們的孩子。哎,估計那會的小孩都恨死我了吧。
我爸爸覺得我是一個“可造之材”,對我寄予厚望,家族中的人也期待我能光耀門楣。小小年紀的我,已有重擔在身。
我上完小學后,被我爸爸送到縣城初中讀書,因為縣城條件更好。為我上學的事情,我爸爸要給我繳納學費和借讀費,還托了親戚,欠了人家許多人情。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不斷給自己施壓。
我記得很清楚。剛去縣城讀書的時候,第一次考試我考了第七名,這個名次讓班級的同學很詫異,他們沒想到我這個農村娃還挺厲害的,到了后來我就升到了第一名。我必須用名次來證明我自己,否則城里的同學就看不起我。
初中階段我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所以過的還算順利。可到了參加中招考試的時候,我失敗了。我們當時的尖子生都以考上一高的“少年班”為榮,那個“少年班”匯聚的是全縣最優秀的學生。我的成績連一高的普通班都上不了,只能去二高。到了二高雖然讀的也是少年班,但這并不是我的目標啊。
我的中考失敗,對我、對我爸爸打擊都很大。我爸爸當初送我到縣城讀書的時候,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我們那里的農村,大多是重男輕女的。對女孩在教育上投入這么多精力和金錢,村人是冷嘲熱諷的。本來他們都想看我的笑話,結果真的看了我的笑話。
我考試失利的那個假期,村里一個女人看見我,她把我喊住,說了一番羞辱的話:“你不是去城里讀書嗎,咋也沒見你讀出來個啥花樣?你這不浪費你爸爸的錢嗎?看來你這學是白上了。”……
當時我不知道怎么反擊。我覺得她說的很對,這的確是我的錯,我是一個罪人。一個失敗者,還有什么發言權。我蹲在廁所里偷偷地哭。我爸爸心情也不好,看見我也不想跟我說話。總之,那是一段非常灰暗的日子,我現在回憶起來都想哭。
后來我就去二高讀書了。不知道為什么,我對學習的興趣喪失了,我變成了一個空心人。上課總是無法集中精力,老愛打瞌睡,總是悶悶不樂,常常覺得心里壓著一塊大石頭。
高中時的我,成績一直很平淡,后來上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學。我沒能給我爸爸爭光,我讓他失望了。
在我的潛意識里,總覺得我爸爸很鄙視我,看不起我。有人說我這是錯誤判斷。可是他會在我失敗的時候打擊我,這是事實啊。
我在看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時,阿米爾·汗對伊桑的爸爸說了這么一段話:
關心,能使治療事半功倍。你要告訴他,兒子,我愛你,我很關心你。如果你怕,盡管來找我。你跌倒或者失敗,別擔心,我陪著你……
看得我眼淚嘩嘩的。
一個不優秀的孩子,被家長看不起,這是我們社會的普遍現象,我不過是其中之一。有哪個家長敢說,如果自己的孩子很普通,他還會一如既往地愛自己的孩子?就算有,也是少數。
我爸爸為我讀書的事情確實付出了很多。農村賺錢不容易,每一分錢都得靠苦力。除了錢,還欠了許多人情。那會我沒有城市戶口,為了給我弄一個考試的資格,我爸爸拎著牛奶去給別人說情,還被人甩臉子。這些事情都讓我愧疚,我覺得這是我給我爸爸帶來的罪孽。
前些日子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摔跤吧,爸爸》,電影中的吉塔和現實中的吉塔都贏得了冠軍,成了第一名,所以她們的父親珀尕成了英雄人物。
可如果吉塔沒有贏得冠軍,她爸爸所做的一切還有價值嗎?
就像我,我爸爸也為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我沒有考上名牌大學。那我爸爸的付出,是不是就等于浪費呢?
上學這個事已經過去了。在學生時代我輸了。我沒法改變過去。
那么,工作后,我要跟別人拼什么呢?當然是要拼賺錢啊。我得用金錢來證明我自己。
大學畢業后到現在,我去過將近20個城市。我不停地折騰,做教育培訓、金融貸款、建材銷售……我太想獲得成功了,我太想獲得認可了。我根本不需要別人來逼我,就已經把自己逼到了墻角。
我跌跌撞撞地往前沖,不過是想證明給我爸爸看:我不是個笨蛋,我也不是個蠢貨,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我的內心充滿焦慮,沒有更多的心智力量去考慮未來,也沒有什么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活很痛苦,它幾乎沒有什么快樂可言,我不知道人活著有什么意思。外壓和內壓交織,我一度陷入崩潰。在極度的焦慮中,我覺得死亡對人是一種解脫。我想,如果我活著不能取得成就,那還不如去死。
只可惜,到現在我還沒有成功。我沒多少存款,我還買不起房子和車子。記得剛畢業的第二年,我就發誓要在我們市里為我爸媽買套房子,不讓他們種地了。
可是到現在我都沒有完成這個心愿。我不敢回去面對我爸媽,我心中有愧。出來混了這么久,還沒有出息,我怎么好意思回去?
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我說我想賺100萬,被他鄙視了,他說我重名利。當時我就急眼了,跟他吵了好幾天,從此互不理睬。我也不應該指望別人都能理解我,畢竟我的人生酸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2,和家人的生活理念不一致。
在農村,人們對于女性的評價標準很單一。那就是:你有沒有嫁一個好人家。
關于感情這事,我覺得這是我的私人問題。當我回到家被親戚問到有沒有對象時,我一般都不想說。因為不管你回答有還是沒有,后邊的問題都是無窮無盡的。當有親戚給我介紹相親對象時,我是抗拒的,但是為了爸媽面子上好看,我也會去應付一下。
我對于相親這件事的看法是中性的。如果我的朋友或同學說給我介紹一個相親對象,我還挺樂意去認識認識。因為和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比較輕松。
可是一旦牽扯到父母啊親戚介紹的,我見都不想見。我不想讓家長們干涉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伴侶,我要自己去尋找,我不想被家長控制。
有一年在家過年,有親戚給我介紹對象,說讓我過去見見,我不想去,不想把自己當成一顆大白菜被人挑揀。后來人家說要來我家看我,我也不同意。總之這個事情我就不想參與。
我爸爸就生氣了,說我這么大了還不考慮結婚的事情,再大就找不到好的了。還說我智商低啥的……我弟弟也開始過來聲討我,說我讀書白讀了。
我當時真的是非常傷心,我都氣哭了。我跟我爸爸吵了幾句,他氣的要扇我耳光。我說:我很有可能不會結婚,如果你接受不了我,可以去派出所跟我斷絕關系。等你們老了,我還是會履行我的贍養義務。
我爸爸當然無法接受,他試圖說服我接受他的理念,他覺得女孩到了這個年齡就是要結婚。
我想,我果然沒有猜錯啊,原來我在我爸爸眼里,就跟一個物件差不多啊,是會貶值的啊。
人生的真相就這樣赤裸裸展現在我面前。
我以為,就算我沒有成功,我的家人也會接納我,會把我當做珍貴的存在。
可是我想錯了。我太天真了。
那個年沒有過完,我就離開了家。我拉著行李箱,走在新年的寒風中,一邊走一邊哭。我給自己立下毒誓:如果沒有成功,我就不回來過年,如果回來,我就自斷雙腳。
到現在,兩年過去了,我遵守了我的諾言。過年我都是一個人在外面過的。
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在北京。聽著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孤獨。
其實以前我也覺得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隨大流,別人結婚那你也要結婚,否則就跟不上大家的腳步。
當我在一線城市生活時,受到了不同觀念的沖擊,慢慢形成了新的生活理念。
現在我認為:結婚,不等于幸福。結婚,也不等于人生就上了保險。結婚,也不是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人最可貴的是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可以選擇結婚,我也可以選擇不結婚。我只是在行使我的自由權利。
在北京,你結婚或者不結婚,根本沒人給你壓力。大家都忙的很,都在打拼,忙著生活,體驗人生的精彩。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總之自己開心就好。
那些逼婚的家長和吃瓜群眾,他們認為自己的理念是對的,所以要求別人跟他們一樣。為什么要控制別人呢?
結婚,不僅不會帶來幸福,還有可能帶來厄運和債務。了解一下婚姻法里那個可怕的24條就知道了。
而且,離婚率還那么高。這樣的形勢下,逼婚到底有什么意義?
我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有了事業,我才會有底氣。有了金錢,我才會有更多自由。
我的觀念,我爸爸是無法接受的。我現在也改變不了他的觀念。這個矛盾現在無法解開。
3,我不敢面對沖突
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但是我也回去了幾次。
我弟弟的女兒周歲生日時,我回去了。我爸爸有一次出車禍,我回去照顧了。我媽媽腰疼,我也回去照顧她住院了。
這些該盡的責任,我是會盡的。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每次回家,我是鼓足了多么大的勇氣。我磨磨蹭蹭地購買火車票,拖拖拉拉地拿行李,步履沉重地走向火車站。回家,本該是一個溫暖的詞語,在我這里卻無比沉重、壓抑。
我害怕一回去又要面對爭吵和質疑,我害怕發生沖突。
我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太好,如果遇到沖突,我自己可能就崩潰了,更別談什么解決問題。
我爸爸對我肯定還是有意見的,但是他看我這么固執,估計也不想再勸說我。反正我后來幾次回家,我爸爸都很少跟我說話,我也很少跟他說。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我一回家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自我價值感很低。自責感,負罪感,愧疚感……這些負面感受都堵在我心里,我沒有辦法開心。回家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
我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中,我總擔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被我爸爸和弟弟鄙視。
期間也發生過一次沖突。我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在醫院里照顧我媽媽。我弟弟因為店里忙,沒空去看我媽。后來他去了,我說了他幾句,他很不高興。他說我回去是惦記我爸爸的家產,并不是真心照顧我媽。
我的天,我真是比竇娥還冤。我恨不得把我的心挖出來給人看看。我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從畢業后,我從來沒有張口問家里要過錢。人應該自食其力,應該靠自己,這個道理我不僅懂得,還在踐行。
當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寧肯向朋友借錢,也不向家里借錢。我不想讓家里人擔心,也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的窘迫。我的苦處我只想自己扛,我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我問我弟弟借過一次錢,我也及時還他了。曾經我弟弟還是一個非常暖心的弟弟,他會真心地關心我。可為什么現在居然會說這樣的話讓我傷心?
我爸爸這些年很勤奮,也很辛苦,他每年都種了幾十畝的煙葉,家里的經濟狀況也有所好轉。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我覺得父母一直很辛苦,他們為我讀書已經花了很多錢,是我虧欠他們。我只能給予他們,絕對不可以索取。
后來我站在我弟弟的角度考慮,為他辯解。我弟弟開了一個汽修店,生意競爭激烈,他還有老婆孩子要養活,壓力很大。當一個人受到生活的重壓時,他可能考慮不了那么周全。所以,我選擇不再跟我弟弟計較。我做好我應該做的事情,盡好我自己的責任就可以了。我和姐姐都回家少,平時父母有事都是我弟弟在照顧,我應該感激他替我擔了一部分責任。
我不回家,不是我不負責任。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接納現在還沒有成功的我。
只有我成功了,我才有底氣回家,才會有力量去面對沖突。
當我看到別人的家庭關系幸福和睦時,我心里羨慕嫉妒恨。人總是渴望自己求而不得的東西。
跟一個朋友聊天時,他說,你為什么要那么在意家人的話,他們又不是十全十美的道德完人。你為什么要認同他們的觀念?
我說,事業上想要獲得成功,想要擁有金錢,現在這是我自己的觀念。即便家人不要求我,我也會要求我自己做到。我覺得我必須要做出一些成就,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我憑什么立足呢?
至于家人是否接納我的生活理念,我不奢求。我有選擇的自由,他們有不接納的自由。
家人,只有這一世的緣分,來生誰也不曉得大家會去哪里。我們本應該互相接納,互相關愛的。為什么變成了冷冰冰的樣子?我想起來就覺得難過、悲傷。
韓劇《鬼怪》有一個片段:一個男人要上吊自殺,金銑救了他,送給他一個三明治。男人正在困惑,卻看到女兒正向自己走來。男人抱著女兒哭了,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鬼怪新娘池恩倬對金銑的超能力贊嘆不已。
金銑卻說:“時而父母、孩子、兄弟,會互相成為對方的守護神。我只是遞給了他三明治而已。救他的人不是我,而是他的女兒。”
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孤獨時更孤獨,絕望時更絕望。我在失意的時候,經常夢見一個孤獨的畫面:我一個人站在湖心島上,周圍荒無人煙,沒有人能聽見我的哭喊,也沒有人回應我的孤獨……然后會我哭著從夢里醒來。醒來發現自己依然很孤獨,簡直孤獨到無法言說。
人活在世間,本來就是孤獨之旅。上天給我們安排了家人,我們卻互相傷害。難道只能這樣任由冰冷存在嗎?
我也想過,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
我總結了幾個解決方法。
1,時間可以緩解關系。
我在我們的家人群里幾乎不說話,總是靜靜地圍觀。當然,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知道,家里發生了什么我也曉得。
有一次,我外甥女甜甜把我寫的關于她的文章轉到了家人群,被我爸爸看到了。他夸我寫的好,這樣的肯定對我來說太難得了。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看看那些失戀的人,他們剛開始會很痛苦,慢慢就會好轉過來,恢復正常,因為時間會淡化人的痛苦。
家庭關系也是這樣,也能靠時間來化解一些矛盾。去年我回家照顧我媽,我爸爸還給我媽打電話,喊我過去吃火鍋。我沒有過去,我怕一言不合又跟我爸爸吵起來了。
如果暫時沒有勇氣面對,那就交給時間吧。
2,提升自己的實力,為他們創造好的生活條件。
我爸媽現在還在農村老家干活,每天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很為他們的健康擔心。
他們之所以對我不放心,希望我早點結婚,也是因為我的實力還欠缺。如果他們能看到我事業做的很成功,我的人際關系很好,大概就不會盲目催促我了。
我要努力工作,好好賺錢。我有了足夠的錢可以養活他們,他們就不用再種地了。到時候我也有勇氣有力量跟他們溝通。
3,提高自己的情商
當我跟家人起沖突的時候,會失去控制,說出絕情的、傷人的話語。這種激烈的、極端的處理方式,會對關系造成進一步傷害。
有沒有更好的溝通辦法可以讓關系緩和呢?我想是有的。
我在學習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愛的方法》《幸福的方法》《積極情緒的力量》等。
還有溝通方面的書籍,比如《好好說話》《非暴力溝通》等。
我必須要提高我的情商。學習了那些溝通方法,我先用來和身邊的同事朋友溝通,然后再運用到有矛盾的溝通中。
我們都渴望愛。有時候,必須要跨越恐懼,才能得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