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猛一抬頭,辦公室的窗外有一只喜鵲。這么近的距離,它竟然沒有被我驚動,想必是玻璃隔音不錯,或者是我站在它的盲區,也或許它過于專注眼前。由此看來,一個組織的安全其實很脆弱。有時候,安全是一種假象,危機就在近在咫尺的玻璃背后;有時候安全是一種盲目,因為你看不見背后的動靜;還有的時候,安全只是一種短視,危機則潛伏在自我陶醉之中。
? ? ? ?如果不是有了第二天的一幕,關于組織危機的聯想也就到此為止啦。恰恰第二天,情況是這樣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今天光臨辦公室窗外的是一只烏鴉。他顯然十分警覺,我只拍了一張,它就飛走了。接著昨天的話題談組織危機:第一,烏鴉可能是一種比喜鵲更為警覺的鳥;第二,它今天出現在我的左前方,我不在它視野的盲區;第三,我的行為可能不自覺地暴露出對烏鴉不喜歡。由此可見,組織對其面臨的危機是否警覺受多因素影響啊!討人喜歡有時候也是一種麻痹因素。
? ? ? ? 更為可喜的是,此信息一發出得到朋友的神回復:當一群鳥成為一個鳥組織的時候,飛走還是不飛走不在于有多少只鳥看到你,而在于那只第一個看到你而且堅決飛走的鳥什么時候起飛,后面起飛的鳥可能啥都沒有看到。組織就是這樣,行動與否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少數人,坐以待斃卻一般是大多數人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