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消了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的權限

小A給我發來微信的時候,我正在準備打開一個好友的朋友圈。

小A的微信內容如下:為什么你開啟了三天可見的權限,我想看看你之前的生活都沒辦法,給我取消了吧。

我正準備回復,看到好友的朋友圈顯示

那一刻所有想回復的內容,突然變得很蒼白,我退出朋友圈,打開設置,開放了朋友圈。

左思右想,為何我們會設置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的權限?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開啟了一個小調查,結果如下:

“我不”

“從不設置,沒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沒必要設置,不想讓別人看到,要么別發要發就不設置。”

“不設置,關注你的人才會沒事去翻你朋友圈,不關注你的不設置都不會去看。何必讓關注自己的人越走越遠呢!”

“因為有這個功能,所以就用了”

因為一個人,放棄一座城

“以前發的東西比較多,刪的也比較多,所以設置了,后來男朋友服役去了,怕他看不到我的生活,取消了。”

當你生活中出現了一個你想讓ta了解你的人時,或者想讓他參與你生活的時候,所有的權限都會因他瓦解,甚至你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在發給他看。

有時候我總覺得人是矛盾的,明明知道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但是,自己還是會忍不住自作多情。

喜歡一個人似乎一直都很卑微,ta的一點點反饋,就會讓你高興許久,哪怕只是別人的一時興起。

當然。情侶之間相互發圈,這就是在虐狗啦。

保護隱私

“朋友雜了,有些并沒有什么交集,不想暴露自己的隱私。”

我的想法基本和此條是完全吻合的。直到小A發現的疑問,還有朋友的一個回復:“如果你對我展示三天所見,你還不如屏蔽我。”

這句話觸動了我。

就像我多年未見的老友突然聯系我,我打開他朋友圈,發現僅展示三天。又或者,你喜歡一個人,你想要去關注他生活,可是卻發現僅展示三天。

再或者,你突然想向一個朋友介紹自己的一個朋友,你去朋友圈翻你看到過的圖片,可打開時,僅展示三天,那一刻應該有點尷尬吧。

那種情緒,我想很多人都體會過。

朋友圈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地方,我們發圈的初衷就是記錄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是,有了這個權限,似乎突然給彼此加了一道枷鎖。

有些人刻意而為,有些人無心之舉。只是我們都忘了,你屏蔽一些人的時候,似乎也把關心你的人拒之門外了。

那些真正不想讓他們看到自己生活的人,直接屏蔽就好。

“昨天的自己永遠是個傻子。”

我真正意義上設置權限,是因為在和自己過不去。不過現在我想對那些和自己較勁的人說,放過自己吧。

朋友圈深夜的文字,沒有一點點偽裝,一字一句都是最真實的。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時常會加班到深夜,也時長在深夜與自己對話,總會發一大段的文字,第二天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昨天的動態。

為什么刪除?怕被人看到自己過得不好;擔心別人說自己矯情;還有呢?

找不到答案。一切都是別人的。對吧。

只是,自己的朋友圈什么時候開始別人做主了?

我寫的每一個文字,記錄著自己當時最真切的感受,分享著自己的生活,這是我的人生,這是我的故事,這里也是我的世界。

想清楚了這一點,我便放過了自己,我開始學會去接受所有的自己。我是什么樣的人?在過什么樣的生活?這是我的選擇。

只要你愿意看,你就讀得懂;同樣,你不屑了解,那你就沒有評價我的資格。

朋友圈的故事還在繼續,大家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態度,過著自己的人生。

只是,我取消了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的權限。我不想推離僅剩不多、關心我的朋友。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愿我的文字如同太陽一樣,溫暖你的每一個早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