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招,是個好看又好聽的名字,輕輕念出聲的時候,氣流在口腔里不受阻攔地呼出,兩個漢語拼音中第一聲的漢字在空氣中跳動出一小片溫暖和曖昧,腦海里乍現的畫面大概也是明媚又柔和。
叫這個名字的四人樂隊來自杭州,藝術氣息濃厚的江南城市。去年12月,兵馬司主辦了“青年中國之聲”杭州樂隊專場,餓力爆、臥軌的火車和暈蓋作為杭州年輕一代樂隊代表到北京拼盤演出,讓我更加主動去關注這個游離在北京上海武漢等熱鬧場景之外的“清淡”城市,孕育出來的是怎樣氣質的樂隊?
混跡于杭州多年的Girls樂隊前鼓手周嗚嗚在一篇文章中解答了我的疑問。
“以前提到杭州,朋克樂隊總能想到板磚,金屬樂隊則有十月摩羯,民謠有朱七,獨立有許鈞,還有與人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拿出來放到北京去都不會遜色,可為什么不那么出名?除了市場之外,可能就是樂隊本身企圖心也沒那么強。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挺自賞的,寧愿自己玩兒好自己的音樂,至于出不出名,他們無所謂。
這種氣質某種意義上傳承到了現在杭州新一代的樂隊,以智齒、餓力爆、Girls、暈蓋為代表,他們為杭州的音樂景象注入了更多元素。但如前文所說的,這其中很大一撥人都是聽著板磚的歌兒、看著許鈞的現場成長起來的。盡管在風格上不一樣,但在構建自己的宇宙時你依然可以聽見杭州老一輩樂隊的某種印記。”
花招當然也是這撥杭州新生代樂隊之一,并不出類拔萃,但跟這些平均水平很高的同伴放在一起比較,仍然是一支錯過會覺得可惜的樂隊。他們在去年十二月發行了首張EP《萬有引力》,抓耳動聽程度滿分,而且人聲一出,屬于花招的印記就打上了。
這張EP收錄了樂隊開始組建到成型演出最初的四首歌曲。這一系列的靈感是來自科幻小說《三體》中背負人類希望踏上宇宙征途的萬有引力號飛船而得來。其中《星際》作為樂隊第一首創作完成的歌曲,用三個篇章的樂段描述了一個繁星點點的浩瀚宇宙。之后的主打歌曲《萬有引力號》兩把吉他交錯纏繞的編排,若即若離的人聲,鼓貝斯細膩的貼合如同黑暗世界里一道有聲的光。在嘈雜聲中嘎然而止,你感受到自己情緒的變化——抓住那一絲感覺,這是花招要帶給你的。
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花招演出現場的小視頻,是他們擔任Chinese Football巡演杭州站的嘉賓,有兩個人幾乎同時發送了他們的小視頻,還有同樣的文案“花招樂隊,挺好聽的。”一個是武漢Indie班霸黑貓警長,一個是武漢最朋克樂隊“萬朋戳眼”鼓手/VOX演出經理李半仙,反正我挺相信他們的品味,希望我也可以早日看到花招的現場。
文/陸小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