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同,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著那個年代的印跡。記得我的童年是在一個物資不是很豐富的時期度過的,所有的生活物品都實施供給制,買油憑油票,買布有布票,吃肉,一個月定量幾斤,糧食也有按人頭30斤一個月,憑糧票買米買面 ,那時吃的最多的是自家煉的豬油,及菜籽油。每每家里剛蒸出的新鮮饅頭,涂上豬油,灑點鹽,吃的狼吞虎咽,現在想起還直流口水。
有一次姥姥帶我上街買油餅,當時一人只能限量買一個,我貪吃,姥姥為了我又偷偷去排第二次隊,還怕被人認出來。如果要是不小心把油票,糧票或任何一張票丟了,那可是要心疼好幾天!
小時候沒事就喜歡跑到十字路口,坐在路口的鏈子上蕩著看警察叔叔指揮交通。那時的警察叔叔穿著白色的制服,腰間扎著棕色的皮帶,帶著大蓋帽,可神氣了。在十字路口中央擺著一個兩層的圓形臺子,站在上面通過標準的手勢指揮著四個路口方向的車流量,自行車大軍和過馬路的行人,井井有條,很有威信和執行力。大家也非常配合,服從指揮。不指揮的時候就回到小的工作崗亭里,給路人提供咨詢服務,估計接待最多的是我們這些撿到一分錢上交的小朋友。
我們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那么多玲瑯滿目的玩具和高科技的電子產品,游戲機。我小時候的玩具多數都是大人做的,男孩子是一把木頭手槍,槍把上綁著紅纓子。自己做的秤,彈弓,縫的八個面的方型沙包,用一個嘛錢做的踺子,嘛錢是指古代的錢幣,現在可值錢了,想想那時真是浪費啊!吃完飯,就跑出去玩了,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直到天黑了爸媽叫回家了,才依依不舍的跟小伙伴各回各家。
日子雖然眨眼睛就過了,現在已步入中年,但每每想到童年的生活,快樂和無憂無慮總時常縈繞在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