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難中迎難而上,在失敗中自信重生

? ? ——(人生第一次被聽課)教學反思

依稀記得上上個星期,我們在《中國娃》的主題課程里的時候,我們玩著《打擊樂》大中國,我看到了一雙雙充滿驚喜、好奇、享受的眼神。那首歌曲是兩個課時,在第二個活動結束時,孩子們滿心歡喜、意猶未盡……我暗暗想,會有機會的,老師一定努力再帶你們玩。

曾幾何時,我是畏懼音樂活動的,也許是難講、也許是吵鬧、也許……今天,我能積極地調適自己,淡然面對,先給自己點個小小的贊,我進步了。

當活動結束后,我的心情是十分交錯復雜的,我感受到孩子們的快樂,也感受到整節活動的吵鬧、無序……

(一)課堂語言的表述上。

1.語速過快,問題沒有問清楚

2.在表述方面,比如這樣一句話:你覺得有沒有哪些地方不好的?需要修改的?

不好、修改,首先,我不是可以將“不好”這個詞的,都是孩子創造出來的配樂方案,不存在不好。以后要多思考一秒鐘,避免這樣的“脫口而出”;其次,這句話的表述方式是很生硬的、難理解的,未必所有的孩子都能聽懂。

(二)整個活動中常規的建立

1.聽歌曲的時候。孩子第一次聽到這種一問一答式的曲調,很新奇,你一言我一語,音樂快聽不到了。

2.拿樂器的時候,一哄而上。后來在送樂器的時候,我下意識地讓孩子分組,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是未進行分類。

3.請個別幼兒上前配樂器的時候,座位上的孩子也躍躍欲試,聲音便大了起來。

4.在第二個游戲——蹲起頂布,失控了,未出效果,下面的“觀眾”們首先失控,未強調做文明小觀眾。

請個別幼兒上前配樂器,這個環節可以重新設計一下,比如,分小組,比如當小老師,比如當指揮家……

(三)缺少對于整首歌風格、特點的講解

1.大概聽了三遍或是四遍,便讓孩子進行配樂,未進行講解。說起記不清是三遍還是四遍,我需要改進的是,我要經常錄音,把自己的課錄下來,記下自己的語言,也記下孩子的語言。一方面,有助于自我反思與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分析孩子、支持孩子,相輔相成。

2.調整方案時的引導不到位,過程中未進行分句彈奏,給孩子未獲得具體、可聽、可感的參照,只是哼唱,孩子未必能感受到真實的旋律與節奏。

(四)游戲切換過程中講解不足

用布的波動來表現音樂和節奏的游戲時,孩子可能不懂這塊布是什么意思,只顧鉆著好玩。

可以增加視頻講解,給孩子以直觀形象的感受。


可以說,對于這節活動,我仍缺乏深度思考,準備不充分。不過,不嘗試永遠發現不了問題。以后的每次活動都要做一個有心人。不斷積累經驗,不斷修正,找到自我。

1.加強常規引導,不僅是活動中,更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規則在前,行動在后。

2.多閱讀、多尋找,多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多一份探求新方法的力量。

3.多交流、多思考,多向有經驗的前輩取經,多聽、多做。

想到一些解決方案,但新的疑惑又應運而生了。

那些看似簡單的一些規律、規則、道理,怎么用淺顯的、易懂的、游戲化的語言講給孩子聽呢?亦或是,如何啟發孩子自主地去發現呢?如何正確的引導呢?還有,音樂活動中的整體把握和講解該怎么引導?


值得我驕傲、也讓我很欣慰、驚喜的是,這節活動沒有選錯,盡管組織地不算成功、語言不近生動,但整節活動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非常興奮和激動,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就像這天的天氣一樣明媚而溫暖。

我堅信,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嘗試、尋求發展,相信自己、迎接挑戰,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我堅持,做有溫度的教育,做孩子喜歡的老師,用心發現孩子,組織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活動,那么,孩子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獨一無二的驚喜。

在困難中迎難而上,在失敗中自信重生。加油,長長的路慢慢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