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北漂朋友,今年29歲,高考結束后被某學校的 “機電一體化”專科專業(yè)錄取。學了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yè),畢業(yè)后做了些不對口的工作,最后在親戚的介紹下在一家家族企業(yè)做了五年的辦公室文職工作。由于地理位置處于郊區(qū),感覺和市中心的人群脫節(jié)了,最主要的是工資太低根本攢不下錢。于是在結婚一年后離開了那家企業(yè)來到了市里,下決心要找一份工資高的工作。
2015年11月期間,他聯(lián)系到之前一位學iOS的同事,工資11K。約飯談了之后,同事建議他學H5,說現(xiàn)在iOS的培訓生有點多了。但是經過其他人的慫恿,最終還是在12月初辭去了工作,進入了某培訓機構的iOS培訓班進行全天的培訓。只學費就1萬7千多,加上買蘋果筆記本的錢總共費用小3萬。
剛進入培訓機構的時候,雖然看到學iOS的人是很多(一個iOS班80人左右,人擠人的坐在一間不大的隔斷間),大概有20多個iOS班,但是還沒意識到市場已經供過于求了。雖然老師也提到iOS人比前幾年多了,但還是鼓勵學生們好好學,畢業(yè)后還是能找到高新工作的。當時估計大家心里都是想著只要努力,還是有希望的。我這個朋友算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學生了,但他內心還是抱有一線希望的。
從2015年12月初到2016年4月初,每天早9點到晚9點,整整4個月的時間都花在了這間擠著80人左右的屋子里和來回的路上。他不覺得辛苦,只覺得時間過得太慢,因為他瞞著家里的父母,帶著老婆的期望和信任,心里抱著希望,希望快點畢業(yè),快點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快點掙錢養(yǎng)家。
終于熬到了畢業(yè)的時間,可是這個時候總聽到同學們傳工作太不好找了,甚至前幾個班畢業(yè)的學生還有好多沒有找到工作的。有人把智聯(lián)招聘上的截圖發(fā)到群里,竟然一份iOS程序員的職位同時有上千人競爭!而且基本上每家公司的iOS職位都是同樣的情況。盡管如此,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那也要硬著頭皮去找工作啊。畢業(yè)的最后一周,有就業(yè)老師過來講如何提高自己面試的機會,如何能拿到offer...... 無非是簡歷經驗造假,死記硬背一些面試題目。可是這些能起多大作用呢?雖然開始簽了就業(yè)協(xié)議,所謂的大專學歷保證工資最低5000/月,本科學歷6000/月......可到后來就變成了你得愿意接受安排到任何城市工作,甚至做一些非iOS開發(fā)的工作。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決定自己找工作,而放棄了這份協(xié)議。
畢業(yè)后,大多數(shù)人堅持在北京找工作,可是北京的行情簡直差到了極點,投出去的簡歷就像石沉大海一樣。慢慢的人們開始放棄北京,開始向二線城市進發(fā)。據(jù)說二線城市的行情也不容樂觀。我這個朋友由于和老婆都在北京,所以屬于堅持在北京找工作的這一批。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