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如今韓劇圈,內容不搞點鬼怪玄幻,主角們不有點特異功能,場景不布置得華美煽情,貌似都不好意說這是韓劇了。
看完《來自星星的你》后,我原以為外星人已經是韓劇的極限了。當韓劇回歸正常狀態(tài)時,豈不無人追捧?可最近大熱的《不是機器人啊》,僅用了一個正常的“機器人”女友,就上演了一場搞笑溫馨的愛情喜劇。
男主因為有人類過敏癥,一接觸人類就會發(fā)生嚴重過敏現象。為此,他接受了開發(fā)機器人項目。在測試前的一天,機器人發(fā)生故障,為了順利拿到投資,負責研發(fā)的教授找到了正處于經濟緊張的前女友,高資雇傭她冒充機器人去參加測試(不要驚訝,因為教授是以前女友為模型,按照1:1的比例來制作機器人的)。
原以為短暫的兼職只是生活的一個小插曲,卻出乎意料地改變了所有當事人的命運。沒有了以往的悲情劇,也沒有了爾虞我詐的宮心計,只有溫暖人心的愛和被愛。
02
其實,三暮想和大家聊聊《不是機器人啊》里的女主角,聊聊她的感人夢想和窘迫的經濟狀況。
偽機器人,即女主角趙智雅,高中畢業(yè)后就沒有找一份正式工作,滿腦子都是科學家夢想,渴望有一天自己的發(fā)明能夠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由于沒有哪家公司愿意批發(fā)生產她的產品,趙智雅決定自主創(chuàng)業(yè),積累原始資金。可是,她四次創(chuàng)業(yè)都失敗,還不了貸款,甚至上了銀行信用戶黑名單。
越挫越勇的趙智雅,借了嫂子的一千萬韓幣(折合人民幣5萬多),接著去折騰事業(yè)。錢折騰得差不多了,被苦口婆心勸她找工作的哥哥發(fā)覺,將其趕出了家門。怒其不爭的哥哥不能理解,自己的妹妹為什么只要夢想不要面包。
此劇的女二號,憑借家庭的實力,輕而易舉的舉辦了青年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賽。
一個靠兼職解決溫飽的人,和一個經濟雄厚的富二代,在追求夢想的路上,籌碼是完全不一樣的。毋庸置疑,這就是金錢的實力。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可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夢想就會成為一個只供欣賞的奢侈品。
03
如果沒有那份從天而降的高薪工資(絕對是劇情需要),天天把夢想掛在嘴邊的趙智雅,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打出一個漂亮的翻身戰(zhàn)。
一個出身平凡的人,如何才能為自己爭取夢想的原始資金呢?
從起點出發(fā),獨立判斷自己的處境,是以生存為主,還是以生活為主。追求夢想靠得不是激情,而是對自己準確且合理的認知,對夢想的深入了解和規(guī)劃。
如果是以生存為主,那就先把夢想擱在旁邊,找份工作保證你的吃喝住行。在沒有籌碼和現實談條件之前,你只能接著做這份工作。如果以生活為主,你已經沒有什么經濟壓力了,那就可以從事和夢想相關的行業(yè),盡管這份入門工作可能工資低。
此外,你要如實判斷自己的夢想欲望,是“想實現…”,還是“一定要實現…”。如果你只是簡單的臆想一下夢想,再用各種限制條件困住自己,那還不如舍棄夢想,腳踏實地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如果你打算拼盡全力,一定要實現夢想,那就不要讓用困難束縛住自己的行動,穩(wěn)步前進。
04
如果單有金錢沒有夢想,好歹你生活無憂;如果單有夢想沒有金錢,那用什么來支持你那燒錢的夢想?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卻能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承擔本屬于你的家庭責任。至少,在生老病死前,你有更多的選擇權。
夢想和金錢的最佳羅曼史,就是把夢想當作賺錢走向幸福生活的階梯。與其看那些鼓吹夢想比賺錢重要的雞湯文,還不如多去鉆研夢想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
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許無法有顛覆性的未來,或許有夢想卻沒有成熟的條件,可但我們仍然可以尋求勞作和詩意并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