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這東西上天隨機分放,月老卻兩眼昏花。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張愛玲的文字
在《愛》中
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
這一年她遇到了胡蘭成,一下子變的很低很低,低入塵埃里,但她心里還是甜的。可是終究也逃不脫她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所書寫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只是這回輪到自己成為那個白色的飯黏子了。愿歲月靜好,終究是不可能的了。
雖然張愛玲的文字有一種含淚而睡的美,但她自己的愛情一開始就是個美麗的錯誤。止于唇齒,掩于歲月。
正確的愛情,應該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蓋茨比一樣,為了黛西,努力打造自己,努力成為上一個階級,雖然結局是凄慘的,但至少天空雖沒有痕跡,鳥兒已經飛過。
愛情使自己變的更好,使雙方都變的更好。
劉婷在《致橡樹》中描述過愛情的樣子
不是誰攀緣了誰,不是誰歌頌了誰,不是誰滋養了誰,而是兩個高大獨立的個體,有著相同的信仰和姿態,像木棉和橡樹一樣,彼此獨立,相互致敬。
微信上令姐曾經講過個故事。
她的朋友告訴她,有一次辦公大樓火災了,朋友和朋友的先生在同一樓辦公。令姐心想,那一定如同電視劇里的鏡頭,你叫我快走,我不走,等你。這般浪漫的鏡頭。
可現實是,兩人各自奔走。
的確現實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瓊瑤,宋鐘基,都教授。彼此保全自己,彼此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如同在《泰坦尼克號》下杰克在冰冷的海水中緊握露絲的雙手,臨別告訴她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
愛情不是占有,是彼此獨立,彼此幸福。彼此祝愿。
很喜歡《起風了》當中惠子對二郎的愛,她知道二郎的飛機夢,她懂他,所以即使放棄治療,也要和愛人一起度過短暫的時光。
真的是生如夏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般無奈的錯過。惠子在最后的生命時刻獨自回到高原面對死亡,只為了給愛人留下最美的自己。
有時候放手去愛吧,人一生不過幾萬天,生命的確可貴,愛情有時更高。
在我心目中,褪去浮華,愛情應該有它本來的面目。
首先是獨立,真正的愛情是兩個成熟的人的照面,而不是兩個孩子在過家家。在張愛玲和胡蘭成感情的后期,張愛玲還把自己第一部劇本的稿費送給胡蘭成。并告訴他:
我已經不愛你了,你是早已不愛我的了吧......不必來尋我,你的信我也是不會再看的了。
我一直很不理解,為何胡蘭成傷愛玲那么深,愛玲還對他那么好,臨莫還送一筆分手費。這根本不像那個出名要趁早,以及公開愛錢的張愛玲。
后來我在另一本書中看到了答案,原來當初張愛玲為了逃出爸爸的別墅,外面租房住問媽媽借了許多錢。后來胡幫張愛玲還了錢。,因此最后才會有那一幕。
兩兩相清,互不相欠。
無論是財務還是人格,張愛玲都是獨立的成熟的,她沒有成為怨婦,她當然可以怨他,恨他,詆毀他。但她沒有,只是為當下的自己作了個小結。放過羈絆,就是放過自己。
其次就是善良。這點我就不多說了。
愛情是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修煉,自己好了,對方也就好了。沒有誰是能夠改變他人的。
誰都渴求愛情,我也是,我也努力著,很喜歡《起風了》中的那句名言
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起風了 唯有努力生存)
努力修煉,遇見更好的自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