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學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分為導入新課、出示目標、自學合學、點撥精講、課堂小結、當堂訓練等6 個環節。一個多月的學習領悟,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個環節我的見解:
1、導入新課導入新課的方法又很多:溫故導入法、設疑導入法、直接導入法、情景導入法、懸念導入法、提問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詩詞導入法等等,我認為結合講授課題的內容,大家可以選擇各種方法導入,但是考慮到語文學科性質,我覺得導入方法應該能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要給人美的享受。導入時間不超過2分鐘。同時要板書課題和作者。
2、出示目標心中有目標,學習有方向。一節高質量的課一定是目標明確的。目標的確立可以從本課書的角度出發,但是結合現在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單元,從整冊書,乃至從語文總體知識的角度出發,結合中考考點出發。這樣看,就敢于舍棄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而緊緊抓住那些從語文素養的角度看,割舍不掉的知識。另外,還要看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我認為一節課的目標應該以精簡為主,老師應該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直截了當的知道目標,太冗長的目標我覺得學生并不會明確。還有就是目標不能太多,我覺得不超過三個為適宜。
3、自學合學針對語文的學科特點,自學合學我們一般分為兩步走:
3.1自學教材整體感知在這個環節學生自己學習教材,結合導學案解決生字新詞,同時結合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知識鏈接解決導學案中整體感知的問題,一般情況我們設置的整體感知中的問題難度較低,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可以找到答案,在備課時我們需要鉆研教材,分清楚重難點,結合學生的時間情況設置適合學生的題目。一般情況下學生自學五分鐘左右,然后個人展示,由學生自己解決整體感知的內容,老師可以強調一下重點字詞,易錯自詞,個人認為在卒中階段自此依舊是重點。
3.2精讀課文合作探究在這環節,老師可以設置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可以利用小組,發揮集體的力量,在這個環節避免問題過于簡單,沒有深度,在這個環節可以解決難點問題。這個環節小組一般討論5分鐘左右,然后小組展示,也可以讓有疑問的小組提出問題,其他組來解答。可以利用小組積分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在學生展示的時候做簡單的指導和總結。自學和合學想要真正的開展好,對于導學案的要求很高,題目設置很有講究,要求老師認真備課,鉆研透教材,分析清學情才會設置好導學案,才會避免問題設置不當。同時老師只有自己心中明確重難點在課堂上才會真正的放手,才會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才會避免滿堂講,我們一直講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總覺得都是重點。認真備課,主次分明了可能會避免一直講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老覺得學生都不會需要我們,其實這是備學生不充分的表現,在檢查作業時我們可以多留心,對與學生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一直說。有時候放手既解脫了自己又解脫了別人。孩子如果一節課能記住一個知識點,一個星期就是三十多個,可是如果我們老想著一節課就要把三十多個知識點交給他,勢必會讓他頭暈發蒙,效果反而不好。
4、點撥精講在這個環節我覺得是自學合學的一個延伸,主要解決的應該是我們想讓學生掌握的的那個知識點,我們可以借助自學合學中學生的闡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把需要記住的進行批注,加深印象,也可以通過舉一反三加深印象。
5、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即學生自己回憶總結這節課:學習重點是什么,學習過程有幾個主要環節,知識掌握情況如何。這有點像錄相機“倒帶”,學生將自己頭腦的“錄相帶”快速倒至.上課時,再根據需要,放映一遍必要的內容。這個環節學生可以自己和同桌說自己的收獲,也可以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說一下自己的收獲。
6、當堂檢測這個環節主要是對于學生當堂所學知識的一個檢測,一般是10分鐘左右,進入這個環節教室里應該像考場一樣安靜,把時間給學生,老師不再指導,不在強調,把平常的練習考試化,然后在下課時收學生的檢測題,通過批改發現學生問題,掌握學情,為下節課自己的上課做準備。
六步教學法六個環節應該是環環相扣的,它是一個整體,剛開始實行我們可能會不適應,可能對各個環節運用不太熟練,可是我們應該堅信只要我們按要求認真備課,備教材、備學生,認真設置導學案,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越來越有活力。粗淺的認知,與大家分享,還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