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迎來的新挑戰,正是自己學習新知識的機會

這篇舊作,剛好契合了本周專欄里老師講的為自己打工的認知。把工作上的挑戰,當做是自己向更深層次的學習機會,把工資當做單位給的獎學金,這樣的心態下,一方面成長了自己,也更好的完成了工作。

曾經很認可同事的一句話:“給我發這么多錢的工資,我就干這么多錢的活。”現在看來,活是給別人干的,但耗費的寶貴時間卻是自己的。最近總是在想如果我大學時候能像現在這樣堅持寫作,那么我的水平應該比如今的水平要高出好多個臺階了吧。所以,堅持吧,把成果交給時間,看它將來能把我打磨成什么樣子。


昨天領導派任務,讓我計算新的黨費收繳標準。這項工作要求計算單位每個人的工資、津貼,再減掉年金、個稅、養老,再按繳納基數選擇繳納比例。

一開始我是運行“calc”計算器一個人一個人純手打,慢工出細活。后來覺得太慢太細,于是就想到了Excel函數。

原以為表格函數是選定單列,直接調用函數就可以,哪知道弄來弄去算不出來。百度了下才知道,需要選定單元格,輸入相關單元格,然后再算好的單元格下面,用十字向下拉就能直接把一行或者一列算出來。


百度是個好伙伴

果然很方便。

正是這項工作,我學會了加減乘除函數,學會了選擇性粘貼“數值”——因為函數直接粘貼總是歸零;還學會了單元格格式為數值時,自己決定保留小數點后幾位,用以減少列寬。

這些內容對于經常使用軟件的朋友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但我卻感覺很有收獲。

為什么呢?因為我之前從來用不到這些知識。


今天在簡書上看到@文叨叨666 姐姐的文章《裸辭100天,我所親歷的自由職業真相》:

發現所有事情有共通的思考邏輯,而自己過往所有積累都有他們的爆發點,像是對8年全部經驗的打散,回爐,重塑。——這種興奮、期待、又盡在掌握的感覺,才是春天該有的樣子。

自由職業只是換一種工作狀態而已,只要是工作,都需要調用你所有經驗和技能,全力以赴去做一些事情。

它讓我系統地審視和回顧,自己過往的8年。那些一點點積累的能力,那些曾經偷懶沒有學精的技能,那些優點和缺點,都更加明確。

也許將來就會需要把之前從業狀態下所有的收獲融匯貫通,才能做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這次如果不是讓我算黨費,我怎么會動心思去學習Excel的函數調用?作為當年學校PS大賽三等獎獲得者的我,現在的PS水平也就剩下用模仿印章修個照片瑕疵;“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本科畢業,在大學群里大家討論各種代碼與平臺時只能一聲不吭,因為我已徹底淪為“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員工了。

工作中需要趕一篇材料,就讓我鍛煉了遣詞用句的能力;需要去跟外單位聯系,就讓我增加了與人打交道的經驗。

但工作在我漫不經心中成功完成之后,我除了在年底總結上多了一句話,其他什么也沒留下。

來到單位四年了,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輕車熟路,工作效率提高的背后,我發現自己在學習業務知識方面的腳步放慢了,許多東西其實還是不太懂,但稀里糊涂的也能把它干成,于是就得過且過,再不像原來那樣“處處留心皆學問”了。

看著單位新招錄來的年輕人,一年下來明顯感到人家進步這么快。而我工作上卻幾乎在原地踏步。我慢慢混成了“老人”,真的是懈怠了,少了用心,多了敷衍,真的成了“老人”。

所以,不要抱怨工作上遇到的挑戰那么多,這才是寶貴的學習的機會,勇敢的擁抱它,它就會帶來能力的提升,就會幫忙把任務完成,帶來方便,讓能力得以提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