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話年味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天是農歷丙申年十二月初八,民間俗稱“臘八節”。臨近歲末,身處江西,我似乎還沒有感受到幾分年味。也許時日未至,早已家給人足的中國社會要等到臘月下旬才會漸漸進入“過年”狀態。

這讓我想起記憶中的春節。

孩提時期,一家人住在縣城東門老城。那是一片由傳統民房組合而成的聚居區,《三毛流浪記》描繪的那種小巷弄堂隨處可見。許多房屋緊密相連,形成“一線天”景象的狹小縫隙。熊孩子們自然不會錯過這“人造美景”,樂呵呵地在里面來回穿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隨著他們的先輩落戶小城鎮也被帶到這里。紛繁多樣且商機無限的城鎮生活在充實“錢袋子”的同時并未消磨他們對傳統習俗的信仰。是的,這是一種信仰,一份對源于老祖宗的“規矩”的篤定和堅持。每到臘月,逐漸長大懂事孩子們會發現,在廳堂中、在廚房里、在臥室內和在屋檐下,父母以宗教般的虔誠態度去烹煮美食、備辦年貨、打掃房間。也就在這時,孩子們第一次從父母那聽到了“除夕”、“正月”、“灶王爺”、“春姑娘”等傳統習俗中極為重要的名稱。也是從這時起,孩子們走進這所關于傳統習俗的家庭課堂,他們跟著父母貼對聯、剪窗花、放鞭炮,去街市上采購香甜可口的年糕、糍粑、花生、瓜子、糖果等佳節必備零食。年夜飯中,一家人歡聚一堂,縱使過去的一年磕磕絆絆不如人意,共享天倫的幸福時刻依然在團圓的瞬間溫暖人心。餐桌上,最令家人期待的總是大鍋的菜品,當蓋頭被揭開,潔白的蒸汽如長埋地下千年的活水噴涌而出,香味兒布滿整個廳堂。長輩們喝著小酒、嘮嘮家常、孩子們垂涎欲滴、盡享饕餮,窗外的鞭炮和禮花如約而至,小城鎮的上空升騰著歡樂、和諧、美好的新年禮贊。優秀家風和傳統習俗的傳承和發展就是在歡慶佳節的濃厚氛圍中得到鞏固和升華,直至我們年輕一代。

這是記憶中的年味。你可能會說,許多曾經的習俗得到了傳承,但年味卻淡了。過年,似乎也覺得沒有多大的意趣。

我想,有這樣想法的朋友,在他們的記憶中都或多或少珍藏著小時候在老家見過、聽過、體驗過的“春節”,那是美好的時光,悠然的歲月。在如今這個物質富足的互聯網時代,每一天我們都可實現父輩朝思暮想的“美食不斷”和“享樂無窮”。但,當許多人靜下心來回味,自己記憶最深刻的“年”還是小時候媽媽準備的那一桌簡單但熱鬧的“年夜飯”。在我看來這不是戀舊,更不是幼稚,人們珍視樸素的美好正是在尋找內心的歸屬和精神的寄托。在外拼搏進取了一年的人們在此刻需要一種情懷來讓疾馳的“生活快車”放緩前行的步伐,去內心尋找一處可以安放自我的“圣地”,一處脫離世俗喧囂的“殿堂”。

臘八節一過,“年”就要來了。希望所有的朋友在年末都可以打理好心情,整理好行裝,回到家中,與親人歡聚每年一度的家庭盛宴。那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段人生的梳理,一段征程的起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