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先要更正一個錯誤觀點,為政篇第一章節的"為政以德”,當時直觀地理解為德政。把德附加在行政之中,在行政管理中體現德。主體是政,一種帶有德之品質的政。
到了第三篇,才知道德與政是兩個平行的概念,道之以德或是道之以政。政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德則是詩三百思無邪,是朝廷與百姓以血脈親情為牽引,上下同善各司其職。
為政以德,以德為政,用德來替代政。
以行政手段來管理國家,用法治來消除沖突與矛盾,雖然能消減沖突矛盾,但并不能化解消除人心之戾。
無恥,不知恥。人都有羞恥之心,所謂的無恥,只是因為其欲望戰勝了羞恥,戾氣打敗了羞恥,其人才變得無恥。
以德來使社會有效合理地運行,并用禮治來維護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既能消除人心之戾,又能化解社會矛盾。
孔老夫子在學而篇相當于乾卦九五爻的位置告訴我們"禮之用,和為貴";而又在為政篇相當于坤卦六二爻的位置說"道之以德"。
乾卦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而坤卦六二爻則謂: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孔老夫子欲以禮來和天下,全人類團結合力對付人類共同的敵人:貧困與危險。一切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
孔老夫子又道之以德,使人變無恥為有恥,消除人之戾氣,消融人類內耗。
政,行政,執政,自上而下的管理。就是所謂的西方民主管理體制,一旦執政官選舉產生后,還是實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我們已經非常了解并習慣這種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管理模式。
那么什么是德,詩三百思無邪具體講又是怎么回事呢?這個德究竟是個什么東東?我們還得往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