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尋尋覓覓一生,只得新愁與舊愁?

在璀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唐詩宋詞是婦孺皆知的奇葩。從小到大,我讀了不計其數的唐詩宋詞,領略了李白的狂傲瀟灑,聞識了柳永的放蕩不羈;感悟了杜甫的憂國憂民,領悟了蘇軾的豪邁曠達。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在課外讀物上,讀到一篇署名為李清照的詞人寫的《如令》: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讀罷此詞,我對最后一句“綠肥紅廋”不知所云 ,便回憶以前學過的詩詞,只聽過“花紅柳綠”,從未見過“綠肥紅廋”之說,于是我查找注解,注解顯示這首詞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寫,當時的我驚訝了,寫詩作詞不是男人的事情嗎?難道是我見識太淺了,女人也能寫詞?于是,我對這位女詞人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句“綠肥紅廋”也成為了獨家記憶,它指的是花已凋零,而草木正盛的暮景色,我明白了原來感時傷春也可以寫得這樣生動形象清麗婉約,這大概就是女生獨有的心思吧。

后來我又讀到了她的另外一首詞《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詞寫于重陽佳節之際。重陽寓意秋日,秋天是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抒發愁緒的時令,極富詩書的李清照也不例外,她以女子獨有的細膩聊表心意,本詞中的“人比黃花瘦”一句為其首創,惹得包括丈夫趙明誠在內的賞詞人連連稱絕。品茗全詞,詞人的情緒浸染在那層層薄霧中那朵朵濃云里,愁了一個白天。那冷冰冰的玉枕紗櫥,使詞人難以入眠。夜不能眠,思緒便多,此時詞人的丈夫不在身邊,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女子獨有的那份閑愁隨之破殼而出。縱觀全詞,詞人整日整夜都在犯愁,黃昏時分,她獨自在菊花旁飲酒以慰寂寥,菊香在袖間浮動,一陣冷冷的西風吹來,又加重了詞人心中那份惆悵,與丈夫趙明誠身隔兩地不得見的相思之苦如塊壘堆積般隱隱作痛。最后一句“人比黃花瘦”乃神來之筆,情真意切,使女詞人的因相思而憔悴的形象躍然紙上,試想那東籬下的叢叢菊花尚且能相聚相守,發出盈袖暗香,女詞人的丈夫卻遠在千里之外不能逢此重陽佳節與詞人團聚,女詞人能不因此黯然銷魂?然而,女詞人卻并不因為相思而亂了心緒,她借著菊花的高潔品格表達了自己對丈夫的矢志不渝的,我不得不為詞人的坦誠與才華而深深贊嘆。

自古紅顏多薄命,一位滿腹才情、精通詩詞,深諳音律,愛好金石的佳人,在十七歲覓得了志趣相投、才華相當的好兒郎,原本一對才子佳人能夠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廝守白頭,然而國難當頭,丈夫趙明誠官運多舛,在夫妻倆南渡途中病死于建康,此時的李清照只有四十六歲,這山崩地裂般的打擊沉重而無情地給這段三十年的婚姻畫上了悲劇性的句號。李清照并沒有一蹶不振,為了完成亡夫的遺愿,她在顛沛流離的逃難途中依然悉心保護夫妻倆共同收集的金石。寡婦門前是非多,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免不了受人欺侮,在張汝舟的甜言蜜語的追求下,孤獨無依的李清照嫁給了他。可張汝舟實乃偽君子一枚,他看中的是李清照的金石財產,并不昔以家暴逼迫李清照交出所藏金石,為了挽救自己,在注重卿卿之飲的宋朝,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舉報張汝舟科舉作弊,最后使自己鋃鐺入獄,幸得李、趙兩家相救,最終出獄,并與張汝舟解除了婚約,獲得了自由身,由此可見,在古代的男權社會里,李清照無疑是一位果敢的女人,是一位敢于追求女性權利的人,她那先進的女性思想也影響了后世的女子解放運動。

看過無常世事,歷盡滄桑變化,晚年的李清照把內心的無限的哀愁凝結成千古名篇《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開篇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幾個疊詞如哀婉的音樂般令讀者頓生凄楚之感,全詞的基調已然被奠定。晚秋的黃昏下,暮年的李清照試圖小酌幾杯淡酒來抵御寒意,無奈西風太凜冽,詞人心中涼意依舊。那掠過的大雁又勾起了詞人無限回憶,正如“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可物是人非事事休,詞人被灌注了一道愁緒傷心不已。詞人又瞧見了黃花,那黃花無盈袖暗香,憔悴得散落滿地。花落人斷腸,當年詞人自比黃花瘦,仿佛一語成讖,如今的詞人又像眼前的黃花一樣憔悴不堪,孤獨無依,剎那間,一股沉重的愁緒猶如那薄霧濃云在詞人心中縈繞。秋日的黃昏總給人帶來沉寂壓抑之感,詞人早已美人遲暮,面對這灰黃暗淡的黃昏,她的一生猶如一天般無情地流過,令人不禁扼腕嘆息。詞人形影相吊,獨自在窗前等待黑夜,秋雨滴落在梧桐葉上仿佛簌簌作響,猶如滴在詞人千瘡百孔、滿帶哀愁的心上。接踵而至的沉重意象帶給詞人的一陣又一陣愁緒,比那雙溪蚱蜢舟載不動的愁還要沉重,此時詞人不得不感喟,此境況怎一個愁字了得。盡管詞的通篇沒有淚,我想詞人的眼淚已被秋日黃昏里的冷冷西風拂拭,已被內心深處那滾滾哀愁融化,可這隱藏著的淚卻在字字珠璣間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除了表示對詞人的深深同情,也不得不佩服詞人高超的藝術功底。

李清照不僅僅沉溺在自我的愁緒中,她也作了多首詩詞來表達自己對國家命運的關懷之情,一首諷刺詩《日絕句》: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便是其中的代表。詞人那巾幗不讓須眉的恢弘氣度和赤子之心一覽無遺地展現在世人眼中,一位才女的形象又得到了提升。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詩書翰墨之庭,有機會博朗群書,得滿腹才學。她將芳蓮寸心、人生困厄訴諸文字、吐露紙張,獲得了“詞國皇后”的美譽,為我國詞壇譜寫了光輝一頁,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詞人,山東青州建有李清照紀念館,浙江金華設有李清照紀念館,濟南的泉城廣場、河南開封的濱河路、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三層環廊均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塑,詞人的幸與不幸最終化作了大幸。跨越千年后,我似乎看見了慵整纖纖手的女子凝眸守著窗兒到黃昏,將新愁與舊愁、閑愁與哀愁鋪就在詩詞閬苑中,將堅強勇敢的積極精神、關注民族命運的高尚品格傳遞給后世,一位千古女子的光輝形象閃耀青史,綿延不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