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幾乎每個人都在為自己交愚人稅,我當然也不例外:截至目前,大小課程、飯團等等已經話費了600多元,占全部支出的1/3了,甚至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轉念又想,反正都是要增加自己的知識的,為知識付費是應該的,自己會因為這些付出變得更好,所以都是值得的。
昨天在一個群里看到一個人關于學習的一些見解: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多個循環反復才能真正奏效,實踐、任務、問題是根本和王道,不然知識和你就跟油和水一樣,就算背誦下來,也不過在時間、空間這個容器里跟你分層的共存在一起,而不是融合。他還說,我們學習的目標是為了“做成某件事”,而不是“天天聽課”。我的朦朧意識中,像是有一束光突然照進來,瞬間有些光明了。他的話,似乎就是在說我,現在的我,天天在聽課,聽到的好多東西都覺得很有道理,有人生的、有專業的、有心理的、有各種各樣的,但是呢,它們還都像是不同密度的液體在一個瓶子里會分層一樣,我的知識現在不就是處于這種狀態嗎?
我學的東西多,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都有用,都很有用,但是呢,對于學的這些東西,我并沒有找到一個跟自己的關聯點,自己本身還是一張亂網,而不是一個有序的系統。這也讓我想到了昨天領導分享的服裝療愈的產生歷程。是因為創始人將自己的興趣和化解生活困惑的知識的相結合——對于服裝和色彩的興趣,對于佛、靈修、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學習來治愈心靈兩個方面的知識將自己從深淵中救贖出來,所以才有了服裝療愈這個項目。
而我每天在學習,學習的目標是什么,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對此,我并沒有明確的方向,至少此刻是為了跳出當下這個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