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這個電影來自事實改編。講的是白人混混和黑人著名鋼琴家的南方巡演和路上的一系列故事,電影主要的標簽是種族。人人生而平等,而世間總有不平。
車
電影中,明明是在食物鏈頂端的高階層的鋼琴家,因為是黑人在美國南部飽受歧視和凌辱。甚至可以說,去南部巡演簡直是“自取其辱”,吃力不討好。但是,音樂家謝利博士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了。試圖用一己之力改變什么,看到片尾我們才發現,他似乎也發現自己也什么都改變不了,最扎心的一幕莫過于在雨中他的一段話。
我是誰?
謝利博士似乎想要為黑人正名,為白種富人彈奏著高雅音樂,堅持使用斯坦威鋼琴,竭力保持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即使飽受屈辱。最后,他發現自己什么也不是,他什么群體都無法融入,就像坐在高高王位上的君主俯瞰眾生卻孤獨終老。混混托尼把他“拉下神壇”,帶他痛快吃了普通黑人喜歡的肯德基全家桶,一次一次在危難中拯救他于水火。謝利博士也用自己的剛正不阿讓托尼獲得心靈的洗禮。兩個人互相完成了救贖。
兩人
由電影里討論的種族問題,我又想到那些千里迢迢移民國外的亞裔,既不是白人黑人,是否也在夾縫中生活憋屈呢?種族就是天然的篩選,注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哪怕是廁所,也有你我之分。
勇氣
前段時間看的《膚色》同樣讓我震撼,黑人和白人間表面的太平,實際的復雜和險惡,無法三言兩語說清。最可貴的還是像謝利博士這樣勇敢的人,雖然還是略顯笨拙,卻懷著赤子之心明知沒有前路還要一往無前創造歷史,實在可歌可泣!
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