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判詞中,直接點明了死亡的都有誰?

  文/夕四少

  原文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由此,我們得以提前看到紅樓十二釵的命運結局,這在今天來說,屬于劇透,但第一遍讀紅樓,大多數人并不知其深意,但即便讀了數遍后,我們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處,因為紅樓未完。

我們知道,這一回里,寶玉轉過那座寫有“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牌匾后,進入的是一座寫有“孽海情天”匾額的宮殿,這座宮殿里又有不同的司,諸如癡情司、結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而寶玉最終進的是薄命司

什么是薄命司呢?很多人的理解可能就是壽短、早亡的意思,其實并不準確,詞典里對“薄命”一詞的解釋為:指命運不好;福分差(舊時多指女性)。

通過紅樓前八十回,我們不難得出,紅樓一干兒女基本都是薄命之人,即命運不濟,生不逢時,很難有圓滿的結局,這就是警幻仙子口中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也是甄士隱解讀《好了歌》時說的“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所以,雖然薄命包括死亡之意,雖然金陵十二釵都是薄命司之人,但并不是指紅樓一干兒女一定會早亡短壽。今天我們根據十二釵判詞,來分析下十二釵判詞之中直接點明了死亡的都有誰,誰又會活下來。

黛玉、寶釵: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黛玉和寶釵的判詞里,前兩句分別說了二人的才能,后兩句通過兩樣貼身之物“玉帶”和“金簪”分別象征了黛玉和寶釵,但并沒有直接點明二人的死亡。然而最后兩句話歷來頗多解讀,不少人據此以為黛玉是上吊身亡,寶釵死于一個下雪的冬天。

  我個人的理解是,黛玉本是絳珠仙草,下世只為還神瑛侍者的眼淚,在神瑛侍者的化身即賈寶玉塵世未了之前,黛玉應該不會死亡,對照脂批來看,黛玉最大的可能是淚盡夭亡。寶釵與寶玉是有了姻緣的,且不少文字證明,寶釵在寶玉看破紅塵之后,并沒有死亡,而是過起了寡居的生活。

元春: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出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元春的判詞前兩句說了她在宮里生活的時間和情形,第三句暗指迎探惜三春,最后一句則直接點明了元春的死亡,她的曲子中也說了“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按照元春十多歲入宮,在宮中生活二十年來計算,她死的時候最多只有三十幾歲,屬于短壽而亡。

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探春的判詞,第一句說了她的才能和理想,第二句說了她的出生環境,即生于末世,屬于運不好,最后兩句是說八十回后探春遠嫁一事,四句話均沒有提及死亡。單從命運來說,除了遠嫁,探春算是十二釵中命運比較好的一位。

湘云: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十二釵中,其他人的判詞都是一首五絕或七絕,只有湘云的判詞別出一格,與眾不同,這也暗合了她“英雄闊大寬宏量”的性格。前兩句說了她的命運,后兩句是說了她的結局,一個“水逝”一個“云飛”字似乎有兩層意思,一則指湘云死亡事,一則指湘云被迫遠離家鄉,終日生活于水上,不少人解讀為湘云后淪落成船妓。

紅樓十二支曲子中,關于湘云的命運,還有這樣一句話:終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說到“云散”“水涸”,分別對應了判詞中的“云飛”和“水逝”,這似乎實在暗示湘云的死亡,但賈府敗落后湘云究竟是死亡還是淪落為妓,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妙玉: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前兩句說的是妙玉的本性,即身在空門,但心系紅塵。后兩句是她的結局,意思就是說,她最終清白不保,落陷污泥。最大的可能是賈府落敗后陷于強人之手,被肆意蹂躪踐踏。判詞中沒有點明她的死亡,關于她落陷之后的去向,成為紅樓之謎。紅學家周汝昌老先生的解讀是妙玉南下后,最終死于瓜洲渡口。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可憐金玉質,一載赴黃梁。

迎春判詞前兩句說的是她的婚事,即命運歸著,后兩句說的是她的結局,直接點明了她的死亡,即她是被孫紹祖迫害致死。十二曲里關于迎春的曲子也說了“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迎春是十二釵中存在感最弱的一位女性,從“一載赴黃梁”來理解,她最終應該是懸梁自盡。

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惜春判詞第一句說的是她的命運不濟,沒有趕上好時候,第二句說了她出家一事,最后兩句是她的命運結局,即以青燈古佛為伴,四句話均沒有點明死亡。惜春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生青燈為伴,孤獨終老。

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鳳判詞前兩句說了他的命運和本性,后兩句說了她的結局。關于第三句的解讀,歷來看法不一,但“人木”普遍被解讀為“休”字,即賈璉最后休了王熙鳳,第四句則直接點明了王熙鳳的死亡。最大的可能是王熙鳳在賈府敗落前被休,最終失去人心,賈府敗落后被困獄神廟,而疾病纏身,燈盡油枯,交代好巧姐之事后不久即死亡。

巧姐: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判詞前兩句點明其在賈府敗落后面對的情形,三四兩句交代了她的命運歸宿,結合紅樓十二曲,巧姐最大的可能是王熙鳳死后被狠舅奸兄賣于煙花巷,后被三進榮府的劉姥姥從火坑里救下,判詞中沒有點明她的死亡。且從原文前八十回的情節發展來看,巧姐最后與板兒是有一段姻緣的。


李紈: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的判詞前兩句說的她母以子貴的命運,第三句有些不可解,好像出自古文《勸學》原句是: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大意好像是賈蘭金榜題名,李紈誥命加身后惹來自家人的嫉妒,一家人窩里反,反而被世人當成笑話談論。

李紈判詞乍一看沒有點明死亡事,但第一句說的“結子完”的“完”似有深意,極有可能李紈在賈蘭出人頭地后不久,就死掉了。關于這個推斷,有李紈的曲子可以佐證,說她是“昏慘慘黃泉路近”,這句話直指李紈死亡一事,所以,李紈判詞應該也是點明了死亡的。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謾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秦可卿的判詞很有意思,前兩句說的是她的命運和品行,后兩句卻是對寧榮二府的評價,而不是她個人的結局。四句話看上去好像沒有點明死亡一事,但秦可卿判詞旁邊的一幅畫點明了她的死亡,說是“后面又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

  通過原文我們也知道,在紅樓前八十回之中,秦可卿是十二釵中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死亡的人。

  綜上,曹公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中,直接點明了死亡的人有元春、迎春、王熙鳳、李紈、秦可卿,近十二釵人數的半數之多,元春之死直接導致了賈府敗落。迎春死于出嫁后孫紹祖的迫害,王熙鳳死于賈府敗落后,李紈死于賈蘭金榜題名后。除了秦可卿,其余六人在紅樓八十回后應該也會相繼死亡。

  至于其他幾人,或者孤獨終老,或者淚盡而逝,或遠嫁異鄉,或者淪落風塵,雖然可能不會早逝,但既然入了薄命司,注定都是薄命之人,無論死亡還是活著,注定一生坎坷命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別人朋友圈屏蔽或者拉黑了會怎么辦?正常人應該也會拉黑對方不再往來了吧,既然大家講不到一處去,斷了聯...
    阿爾法虎閱讀 1,995評論 9 37
  • 寶華路味道丨陳添記告別廣州,請你吃一碗最后的陳添記魚皮 冬至這天,廣州小伙伴的朋友圈應該會被這條文章刷爆了吧! 很...
    槽格閱讀 1,750評論 1 0
  • 一個人比你優秀, 必須和他交往, 因為優秀的人散發正能量 ; 一個人比你有德行, 你盡量與他成為一個團隊, 因為厚...
    徐新明閱讀 466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