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的日出是什么樣子,夜爬泰山晨觀日出一定會是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秉著說走咱就走的原則,先飛去青島溜達了一圈,然后坐火車晚上十點多到了泰安市,出了火車站,叫了滴滴,一路上沿著龍潭路感覺泰安的晚上還是蠻繁華的。
到了泰山的天外村廣場,下了車發現雖然路燈通明,走在路上卻就我一個人,當時在想不會就我一個人爬泰山吧,網上說好多人夜爬的啊。這要是就我一個人,這么黑的夜,這么高的山,這么陡的十八盤,夜爬,我是不是瘋了。
到了售票處,聽見有人說話,哇有人啊。在深夜的泰山腳下,能看見同是背包客的陌生人,那感覺就像是遇到親人一樣。我問他們是不是要爬泰山,他們說我們一起啊。就這樣,很簡單的開場白,登山四俠組隊了。(爬山的時候這個后悔啊,因為給他們拖后腿啦。)
甘肅的大學生小敏同學,擁有登山證的秋美同學,山西的壯壯,and me.
小敏和秋美是同學,打算結伴夜爬泰山看日出。壯壯和我一樣也是從青島看完海過來爬山的。當他們得知我是一個人從青島過來夜爬泰山的時候,三個人一起指著我說,你也太膽大了。我說,“我先看看,要是一個人都沒有,我就先找賓館住下,然后等天亮再爬。”
十一點半,我們坐上大巴出發了。當車沿著盤山路前行,隔著窗看著山間的景色,明月松間照,照著黑巍巍的峰巒輪廓。心想著夜爬泰山,看日出,還有點小激動。
很快,就到了中門,下了車就聽見有商攤的大姐喊:“這么早爬到山頂上凍死了,先歇一會在爬吧,上面可冷了。”一旁坐著的游客也說,“山頂上的雪還沒化呢。”
我們四個商量了一下,確實爬上去也就幾個小時,上面一定特別冷,等一兩點再走比較明智。
在等著山上的時候,我們發現夜爬的人一波一波的陸續多了,有的是從紅門爬上來的,也有的跟我們一樣,從天外村坐大巴到中門的。大江南北哪兒的人都有,岱宗夫如何?古人今人皆慕之。
開爬之前,做了套“廣播體操”,拉了拉筋,兩個女孩腳一抬到臉,本人腳一抬到腿,還是小腿。當時覺得同樣是人,怎么差距這么大啊。
半夜一點,中門,登山四俠正式開始夜爬。
深夜,泰山的月光格外明亮,可謂是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抬頭是滿天星光,腳下是山路石階。
停下休息的時候望著山間的夜空,真的感覺好美。月光瀉下,青煙一般,在月暈的襯托顯得那么柔和。林木、巖石,山峰都似載著銀色的光華,充滿了生氣。滿天的繁星,新鮮明亮,點點滴滴的光芒交織在一起,是大自然美麗的畫卷。
一邊爬著山,一邊賞美景,還心想真是美哉、樂哉。后來發現,爬到中段就剩下累哉了。
起初感覺腿腳還行,我們還能邊唱著歌邊爬,大聲在山間唱著“叮當叮叮當當葫蘆娃”,那感覺特別“小清新”。但爬著爬著明顯喘不上氣,壯壯也是喘著粗氣,一看小敏和秋美像是還沒發力呢,她們可是身背著十多斤的水啊,我問她們是不是體校生啊,怎么感覺她們爬山跟玩兒似的。
所以我成了拖后腿的一個,走幾段臺階就要停下休息一下,我說了好幾遍讓他們先爬,到上面等我,但是每次大家都是說慢慢爬,不著急,大家一起爬上去。一路上從山下到山頂途中休息的時間比爬山的時間都要多,要不是大家一直鼓勵,我估計到山頂都趕不上日落了。
在還沒爬到“十八盤”的時候,我都是大口喘粗氣手拉著欄桿爬的。一路上不斷的看見有人坐在臺階上大口喘氣,還安慰自己,沒事,大家都是這樣爬山的。
可等到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十八盤,說句比較文雅又貼切的形容,“喘的我都要把肺吐出來了。”其中有一段,實在爬不動了,是被好心的他們架上去的。
“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
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827級,巖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
小敏他們都是一步一步登山,我是雙手拽著欄桿,手腳并用,他們一邊登還一邊鼓勵我說馬上就到了,我一抬眼望見遠處才有燈光,還有那么遠,秋美說,別望上看就看腳下就行。壯壯說,東北姑娘應該有勁啊。我當時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太給東北人民丟人了。平時不減肥,爬山徒傷悲啊。
凌晨兩三點,又累又渴,卻異常心奮。喝了口水,冰冷入骨,心想平時在家這個點早睡覺了,大半夜在爬泰山此生也就這一次了。(再多可真受不了,太累了。)
過了龍門爬了升仙坊,我都感覺自己要升天成仙了。早已是腰酸腿軟,渾身冒汗了。升仙坊到南天門,"天門云梯"我都不知道怎么爬上來的,這段路我的手都不敢離開欄桿,有的臺階又高又陡,我的節奏非常規律,走幾步就開始喘,狂喘,喘不上。壯壯爬的時候也是上氣倒下氣,真心佩服小敏和秋美,一路上來,除了她們兩個人,就沒看有不喘的。
凌晨四點半,終于連喘帶爬的到了南天門,我都要哭了。就我這樣運動細胞為零的同學,居然爬到了南天門。
從南天門走到天街,再從天街到玉皇頂,望著月亮都感覺更近了一些。身處山頂,天上是繁星漫天,山下是燈光萬盞。
仰望天空,繁星如海,沒有一絲塵埃,每一顆星都清澈璀璨,灑下的星光,柔和溫暖。那一刻,泰山的天空,已經美得永遠地印在心里了。
月亮漸漸變黃,如一朵懸掛在空中的黃玫瑰,引人遐思。北斗七星,就像書里寫的一樣,像個勺子,憑著那顆星和月亮的位置,就能算出日出的方位。
旁邊的一位游客說,從來沒這么清晰的看過北斗七星。誰不是呢。
在山頂,寒氣襲人,山頂的人幾乎是人人一件軍大衣。但不管是軍大衣還是羽絨服,也抵擋不住山間的冷風,就算渴了一口水也不敢喝,冰冷刺骨,有的人手機都凍得自動關機了。
我和小敏凍得干脆直接抱在一起轉圈,所以很“好玩”的畫面是一山頂的人穿著軍大衣,凍得不停的跺腳,盼著早點日出。
清晨六點,天漸漸泛白,太陽還沒出來,淡藍色的天邊又襯上了淺橘色的霞彩,兩邊幾片濃云凸顯,仿佛要把什么托出。過了一陣,天畔的橘色變成了粉紅色,下面好似隱藏著無數道金光,就在那時,太陽露出了一個小頭,天空頓時開展,我看著太陽,看著它漸漸沖破云霞,從云海中升起,粉紅色逐漸變成金黃色,發出耀眼的光芒,溫暖著山林、平原、海洋,和整個大地。
徐徐升起的太陽,也把光照進了心。
當時全山頂的人都沸騰了,日出融化了所有寒意,每個人都激動著,各種姿勢的擺拍照相,天亮了才發現是一山頂的軍大衣,各種狼狽造型,確實爬到山頂早已沒形象了,大家開玩笑說就像小鬼兒一樣,全身汗出得一添嘴唇都是咸的。
我們待了一會就下山了。日出后的天空很藍,云很淡。當時秋美說,她不太喜歡拍照片,看我好像也是。我說是啊,我一般很少拍照片,拍也都是拍景。她說,
美麗的東西用眼看,用心記住了就好了
。拍了照片跟當時在場看到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哇,我當時感覺怎么遇到跟我一樣拍照理念的人了,是啊,美麗的事情是要用心看的,
如果光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走過和沒走過又有什么分別呢。照片和身臨其境還是兩種感覺的。
因為要趕飛機,還擔心體力問題,所以我決定坐索道下山了。只好提前告別了,臨走時大家擁抱了一下,真的很開心能遇到他們,一路上的陪伴與鼓勵,一路上的說說笑笑,還有當我說爬不動時,伸出的手。謝謝你們,一路在照顧我這個拖后腿的家伙。
后來他們三人說徒步走下去到山腳下是中午十一點半,整整十二個小時啊。
看他們傳過來下山的照片,這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我覺得要不是天黑看不到那么多臺階,也許我都爬不上去了,居然爬了那么高。這臺階看著都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