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有關一位藝術家在墨西哥路上推著一巨大冰塊前行直至冰塊融化的消息,博主給組圖起了個標題叫“徒勞無功”,點開評論,不出意料地一片祥和的嘲笑和諷刺。
然而這種嘲笑就像一個在情場中屢屢失意的人指導別人時的煞有介事振振有詞一樣可笑。做徒勞無功之事的人又豈止他一個呢。
每年參加中戲北電的藝考的做著明星夢的孩子;白手起家下海經商的開拓者;自幼每日艱苦訓練的體育運動員;每年近千萬經過十來年寒窗苦讀后參加高考的學生;技藝精湛天賦異稟的街頭流浪藝術家……
他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景,其中有很多確實腳踏實地付出努力去追求,但人生總有遺憾,但最后成功達成自己初始的目標或者達到社會所謂成功標準的卻寥若晨星。在費勁千辛萬苦之后,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不就是徒勞無功嗎?
也許你會說這些徒勞無功是不可預知的,他們付出是因為有成功的可能性。而那位藝術家在人們眼中之所以成為了極度無聊的智障和腦殘,是因為他在做一件所有人都知道沒有意義沒有結果的事情。
高中的時候第一次喜歡一個男生,心內兀自歡喜悲戚卻不敢言語,他的一舉一動占據著我的整個生活,每一絲情緒都被放大,每一寸想念似乎蔓延整個人生,最后一切隨著高中畢業各奔東西以后逐漸消散,其實也在預料之中。
后來開始了真正的戀愛,臉紅心跳思念甚濃,坐在自行車后座穿過校園西門的殘街,夕陽斜照,鈴聲叮當,美得好像沒有明天,因為不想明天。到最后。跟大多數人的故事一樣,不經意地在某個節點出現了轉折,那一份純美便無疾而終。
就像沈佳儀對柯景騰說的那一句“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勞無功的啊”。初聽這句話的柯景騰稚氣未脫,只當它是女孩的故弄玄虛。后來的他在經歷世事之后也許終于領悟,同時也得到些許無可奈何的寬慰吧。
遺憾總有一種凄絕之美,迷人,但我不向往。再深的夜色里也有方向,只要你不執著于一處景光,便可得舉世乾坤。在我理想的人生觀中,人生沒有一件事情是徒勞無功的。你對“功”的理解,決定了你的收獲。
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所有的“過來人”都知道那段路蜿蜒波折,會讓人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他們極力奉勸年輕人避開它,避開那徒勞無功。但他們忘了,恰恰就是因為他們曾走過那段路,曾碰壁,摔跟頭,碰得頭破血流,他們才成長為今日的他們,他們在那路上見過的風景遇過的人生過的感悟,獨一無二且不復重來。勞而有功,功何其大!
當我看到他推著的冰塊一點點融化消失,最后化成一灘水,心里也有些悵然。除非他不知道冰塊終究會溶解,否則,這場必將失敗的行動對他來說就只是儀式或消遣。他樂在其中,就是這件事最大的意義。
我們每要做一件事,總要先考慮做它的意義何在,能收獲多少,這是人類在發展中總結事物規律和據此預測未來并權衡利弊的能力,是智慧的表現。但太過計較得失,執著于所謂的意義,被禁錮于世人所指定的規范準則當中去,我們會活得像背著包袱還要不停旋轉的陀螺,但是這包袱里裝著的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應該背在你身上么?
林夕寫得實在妙:讓我感謝你,贈我空歡喜。縱是那歡喜如滄海中一粟一閃即逝,到最后光芒散盡,萬念歸于平靜,它來過,我便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