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南懷瑾先生譯文】:孔子說:每個人要自重,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沒有信心,自己不重視自己,不自尊,那么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認為任何人不如自己。過錯一經發現后,就要勇于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自我感受】:
重己:這里的“重”我認為包括了“自正”、“自愛”、“自信”、。“自正”即自己意識到錯誤及修正錯誤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經歷社會中的起起伏伏才能建立。“自愛”即潔身自好,不能放縱自己,珍惜自己的名譽。愛護自己的身體,學業、事業、自由固然重要,能不熬夜的盡量不要熬夜。“自信”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走過去,前面是個天。很多事情,沒想象的那么難,做了就做了,也許就在一剎那間,目標就達成了。羅曼?羅蘭說過: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我想,只有具備自重人格的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重人:星云大師說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人己之不重人。不要擔心別人不尊重你,應該擔心你自己不尊重別人。看到身邊的流浪者,乞丐,有沒有厭惡輕視的感覺?也許,他們身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不為人知的智慧,他們只是不想過太過復雜的世俗生活而已。前一陣我的偶像“鬼腳七”托缽行腳,有多少人與他插肩而過,念頭里僅僅一和尚而已,完全不知道他生命中的熠熠光輝。看見那些失足少年,殺人的大學生,內心中會很鄙視?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創傷組成了人格特質,我們不能以自己的道德判斷來評價任何一個人。
重己和重人任何一個人不能百分百做到,在困境中突破,強大自己的內心;在自己犯的錯誤中勇于改過,修正自己;在他人的錯誤中覺察,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