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計劃這件事,盡管只是偶爾穿插在人生中,不一定起作用的分叉路口,但是它還是貫穿了我們的一生,一個家庭主婦對于每天吃什么,也是需要先計劃一下的。
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計劃,融入了生活,體會不到,只有那些打破以往的計劃,才是真正的計劃。比如計劃一次旅行,首先要考慮去哪里,跟誰去,什么時候出發,自由行還是跟團,都是需要計劃一下的事情。旅行還是件有錢有時間就能愉快搞定的小事,真正難以實現的計劃,是諸如考個高分,工作中謀個職位的計劃。
每年一到開學季,每個學生都會在心里埋下我要好好學習的計劃,定下每天要看的書,要做的題,然后從那天開始呢?這是個問題,必須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比如這天的天氣晴朗,正好坐在書桌前,也沒有人約,相當適合學習,但是突然發現書桌太雜亂,為了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必須收拾一下,然后用為了更好完成學習的理由,開始了體力勞動,等把書桌收拾干凈的時候,瞬間覺得這么干凈的書桌應該保持一下,明天再好好學習吧。
工作中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這群人訂下的計劃多數和工作無關,更多的是從其他方面提升自己的計劃,最典型的是,我要開始鍛煉了。為了鍛煉這個計劃,先糾結一下那家健身的比較劃算,相約著去辦健身卡,更加有錢一點和有要求一點的請個私教,美其名曰,有針對性的鍛煉。然后打開淘寶,購買運動時需要穿的,用的,從衣服、鞋到帕子,包一應俱全,把自己從牙齒武裝到腳趾,和專業健身人士之間就差人魚線和馬甲線的區別了。什么時候開始呢?這是個問題,特別是成年人的世界,等周一再去吧,再過一個周末,畢竟鍛煉是件需要堅持的事,周末一過,周一居然加班,周三朋友喊一塊吃飯,都那么久沒見的朋友了,然后一晃周五,干脆下周,看看快月底了,干脆下月開始吧,或者忙完手邊這些工作再開始吧。
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讓自己離開舒適區的事,都是一件和自己的惰性戰斗的事,這些都是我們知道對自己有益的事,所以我們才會列出計劃,想著完成,只是計劃總是滿滿滴在心里,在紙上,訂下個完美的計劃,最后再開始想著什么時間,畢竟計劃是美好的,但是計劃也會讓我們和舊有的生活方式告別,所以,為它的開始選一個時間,就是一件需要下大力氣的事情,就是和自己斗爭的過程,計劃這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說不定就真的和過去的一切告別了。
訂計劃時,應該采用倒排時間的方式,到什么時間完成,再認真思考完成這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然后從后往前推時間。比如明知考試的時間,那么自己需要復習多久,倒排時間,這樣會逼著自己行動,特別是健身,什么時間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倒排時間就行。
開始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愿你和你的計劃都能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