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剛來大學的時候,老師講無機化學里的原子分子構型。我聽得一頭霧水,轉頭看看旁邊的人,有問有答,好不熱鬧。我自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夠差,下課后問了他們,他們說這是高中的選學內容。我仔細回顧了當年的選學也只有有機化學,這是個什么鬼?
但是在之后的一瞬間,我突然想明白了,當時老師是說這幾本選修書都看一下,以防萬一。但是聽著聽著我的懶癌就犯了,也沒有太在意。那時候總覺得還早,反正是選修,看不看有什么區別,等用的時候再看也不晚。不曾想曾經偷的懶變成了后來熬的夜。
整整一年,我幾乎每天惡補,才勉強達到及格水平(老師看大家都挺懂,講的那叫個飛快)。
從大二開始,真正的見識了什么叫知識的連帶性。每開一門課,里面的基礎知識都是上一本書中所學過的。所以一講到軌道雜化,我就懵了。總想著等有時間了去補這部分,可是每周的各種活動、作業、實驗報告......讓我快忘了我還要抽時間補這一塊內容。
真正讓我感到絕望的,是大三的結構化學,整本書可以說是大一那本書的延伸。努力聽了兩節課天書的我,趴在桌子上哀嚎——世界可真糟糕,一點準備的時間都不給我。
但是這個世界上哪里會有真正的能夠讓你準備好的事情,所有的開始都是不期而遇。
02
凌然去新東方面試的時候,之前都很順利,但是后來卻突然通知他試講內容有變。從之前的第一節課文變成了教習發音。凌然當時一臉茫然,他雖然英語成績好,但是發音一直是他的短板。
但是他還是答應了下來,一夜沒睡,準備了一節課的內容。
初聽時我也不信,不應該是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嗎?他這算什么。
可當我真正的站上講臺的時候發現,這是真的。因為前一天我的教課內容從化學變成了英語(大學是在雙語班),對于毫無準備的我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我說不能講,這份工作就會與我無緣,說能講,我的英語水平連我自己都堪憂。
但是我也同凌然一樣答應了,然后一夜未眠,講第二天要講的二十個單詞從讀音到用法一遍又一遍的練習。
生活不會給你準備的時間,想要應對生活里各種各樣的問題,你必須要做到“時刻準備著”。
03
好多人都問過我,我也很想寫作,但是我怕自己寫不好,想等準備好了在寫,卻又感覺沒有時間。
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喜歡文字的人的苦惱??墒?,你知道嗎?當你拿起筆開始寫的時候,你就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十的人。這樣的苦惱我也曾有過,從面對電腦坐兩個小時寫不出一個字,到現在一周能寫出來近萬字,我唯一做的就是每天逼自己寫字。
對,我用了“逼”這個字。我喜歡文字,但我更有一個作家的夢想,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書店里的書架上的某個角落里會有一本寫著 元苑著 的書。所以我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輸出。
雖然剛開始寫的時候,一月可能才能寫出來一篇而且質量堪憂,但對我來說,也是一點的進步。我喜歡這樣一直堅持的自己。
所以啊,如果你也喜歡文字,那就從現在開始拿起你手中的筆。每一份行動的背后,都是有艱難的堅持,但我希望,不要將它變成生活的教訓。在若干年以后,變成你心底的遺憾。
04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完全全的準備好,不論是誰,都是在摸索中前進。今天覺得沒用的東西,明天可能就是將你拒之夢想門外的短板。
蔡永康說: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時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時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出現一個很棒的英語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奶茶妹妹嫁給劉強東后在中國富豪榜上榜上有名時說:學的好不如嫁的好,看,這就是例子。又有多少人,躺在狹小的屋子里,做著偶遇富豪的夢。
卻忘了想,倘若給你一份龐大的家業,你是否有能力將它經營到風生水起。
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遠見卓識。乘著年輕,還有余力,努力讓自己變得的人生變得更加豐盛一點,讓自己的人身價值更有價值一點。
當你遇到你喜歡的人,不再是對著玻璃看看這樣的我配的上她嗎?而是很自信的走過去與她握手相識;當你遇到喜歡的工作,可以很自信的投去offer,然后闊步走進這所公司。這些,是你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