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母。這是典型學徒時代的習俗,對于老師,大多數人的記憶里是敬之、愛之、卻也怕之的。雖然現在多數老師不會動不動就打人,但學生們對他們的印象大多還是不茍言笑、待人嚴厲。
當然,也有人贊同韓愈的觀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盡管這樣的態度充滿尊重,但總讓人覺得將學生與老師進行了天然隔離。
或許是因為母親曾經是老師的緣故,我倒從未刻意遠離這個群體,甚至從小到大一直對他們有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
就算是別人看來的“高冷”派,似乎也從未刻意逃避過,比如一開始并不被看好的她……
她是我的初中化學老師。
初見她時,衣衫既樸素又單薄,而且一臉嚴肅,讓大家不寒而栗。最重要的是,她是來頂替之前的老師教課,是中考前關鍵時刻換將的那個“大忌”。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習慣了熟悉歡樂氣氛的同學們毫無好感,心生疑慮。
也因為這樣,從她自我介紹,到開始講課,氣氛一直幾近僵持,用心準備的課程面對無人配合的窘境,真叫人尷尬!
于是,她被迫中止了課程,一個人徑直向辦公室走去……
那一刻,她的心肯定是涼的,不知流下的淚水是否能夠洗刷那份不平與委屈。好在,她畢竟是個老師,在班主任和我們幾個班委的勸解下,在自我的調節下,慢慢恢復了平靜。之后照常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還加入了課堂互動,那天的事再未提及。
漸漸地,同學們都接受了她,也接受了她的教授方式,課堂氣氛也逐漸活躍起來。
不過,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感受到一個老師的脆弱,一種讓人心疼的脆弱。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努力,讓她的臉上多一些笑意。
再后來我和她之間就是課堂上的互動和辦公室里你來我往的研究問題。
直到有一次實驗課出了點小狀況,她才憶起當年上大學時在實驗室里種種危險的情景,而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對她心生敬意。畢竟……實驗室里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危險,而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很可能因為意外讓自己留下終身難以彌補的遺憾。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對她的感情變得越發復雜。似乎……在我心里,這個既脆弱又堅強的女子讓我格外想靠近。
畢業前夕,我意外弄丟了化學總復習,好在她及時出手幫我解了燃眉之急。
可是……我卻因為在中考中其他科目的失利,沒臉親自回校去還回那原本屬于她的總復習。
還是父親回家后告訴我,她不僅關心我的化學成績,也關心我心情的點滴。
驀地,我對她竟生出幾分歉意……
上高中后,因為時間和距離,每每想要回校看她,卻最終未能成行,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禱,祝福她平安順意。
好在,很快上了大學,又是在同一座城市,時間相對充足,這下終于可以回母校去看看她,彌補當年畢業前的遺憾了。
回校路上,我既高興又忐忑:高興的是,多年未見,有好多好多話要跟她說;忐忑的是,不知道她還認不認識我,會不會在生我的氣。
然而,一切都那么出乎意料,見到我時,沒有陌生,沒有嚴厲,有的只是彼此眼里的光彩和內心抑制不住的驚喜。
聊天時,除了憶起那些過去,她也會談起自己的工作,說起自己的女兒,也勸我適時考慮一下“個人問題”。那樣子,儼然就把我當成了她的朋友、她的閨蜜。
我恍覺:原來在她心里,我也有些不同的意義,她早就不把我當成是那個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了。對她而言,我是值得信賴的傾聽者,是能跟她親密談天的忘年之友。
這樣的感情,讓我覺得溫暖,覺得甜蜜。
臨別時,我們互留了聯系方式,雖不能時時見面,但每每想起,都會互致問候,互傳情意。
直到有一年除夕,我未能及時收到她的回復信息,心里竟有些不安,又不敢撥通電話、叨擾她的假期。
兩天后,終于收到她的信息,她雖只說到父親去世,但我能感覺到她心里難受、不能自已。
一時間,我竟不知該如何安慰,就算老人家到了一定的年紀,可在兒女心里,始終是一種精神所依,如今卻……
沉默許久,我只得告訴她:望保重身體,有時間再去看你。
去年的某一天,我們互加了微信,開始以這樣的方式聯系彼此,縮短距離。
她還是會說起女兒的種種,工作的不順意,而我的狀況卻變成了近來的心情、加班的艱辛……
這樣你來我往的互動間,我又提起了去家里看她的話題,并且還鼓起勇氣告訴了她一個秘密:
我要帶一個人一起去
好啊
您怎么也不問問是誰
她發來一個調侃的表情,你想說自然會說的
……
她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方式略帶幽默的方式,讓人體會與年齡不相仿的“隨意”。
去看她的那個午后,我又開始緊張起來,一路上不停地跟C同學碎碎念,生怕自己在她家人面前出糗,給她丟臉。
還好進門后發現只有她一個人在……
她說:送走了去外地上大學的女兒,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我一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訴說渴望自由,一會又說起理解她的心意,為的是眉頭緊鎖的她有些笑意……
后來又聊了些家常的話題,她向C同學憶起我的種種好處,竟如數家珍,滿含笑意。
可我,望著她額角漸漸生出的白發,一時心里酸楚,除了點頭,竟再也擠不出別的話語……
還好,C同學及時岔開了話題,我只消作傾聽狀,然后默默不語……
那天他們說了什么、以至于臨走時我們是怎么告別的,我其實已經記的不那么清晰。我只知道,那個時候自己不住地愣神,感慨歲月對她的不憐惜……
其實,我一早就清楚歲月對誰都原本匆匆,但還是私心希望,再過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我依然能夠與她偶爾聊天,偶爾互訴心緒。
因為,我實在不愿讓感情輸給時間,敗給安息……
這是她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是屬于我們之間的未完待續。
一日為師,終身為友。真心希望:人生路上,我們都能有這樣一個亦師亦友的忘年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