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 》| 我就是找不到對象,我該不該差不多就得了

?

昨天晚上補了《奇葩說》的最新兩期,其中一個話題就是:“剩男剩女”找對象,該不該差不多就得了。

這個話題我還是蠻有感觸的,可能是因為我也慢慢的開始被人催吧。

我們來看一下正反方的觀點。

正方:該差不多就得了。

理由如下:

① “差不多”基本上就等于80或者85分,你高數都考不了80分,你遇到個85的對象,還不得趕緊抓住啊。

② 后面的人生精彩著呢,你不先通關如何開啟以后的人生。

③ “差不多”是一個好的選擇,“差不多”本來就已經經歷了多重選擇,是一個好時機。

反方:不該差不多得了。

理由如下:

① 我就是想找我的Special One,然后一生一世一雙人。

② 我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原則,終于找到了自己要什么,我不能妥協。

③ 找對象的時候差不多就得了,那你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整個差不多就得了。

在看每一期奇葩說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去思考如果是我拿到這道辯題,我會怎么說,每一個人發言我究竟認同不認同。有時候自己看的忍不住為他們鼓掌,當然也有很多時間自己看著那種發言氣的不行。

關于這道辯題,我的觀點是:不該差不多就得了。

理由如下:

① 人生不是游戲通關,我沒有對象并不意味著我不能開啟后面的人生。

② 我不差不多就得了,不意味著不作為。

③ 找對象的時候,差不多其實是差很多。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剩男剩女”。其實我覺得肖驍說的對,“剩男剩女”不是根據年齡來判斷的,而是感覺。當我感覺我是剩男剩女的時候,我就是剩男剩女。可能是爸媽催的時候,也可能是過年回家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時候,或許是看著周圍朋友都有對象,自己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或者是其他什么時候,當我感覺自己是剩下來了的,我就是剩女。(號外,我個人并沒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周邊朋友跟我一樣單著的確實比較少,我今天24歲了,我媽也催我找對象了。但是,我覺得自己不是剩女。)


其次,什么叫做“差不多得了”,其實就是一種求而不得以后的妥協。當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管對方其他條件好不好,我們根本不會說差不多得了。我們說差不多得了的時候,都是我們不喜歡這個人,然后我們評估了對方的其他條件,比如說:長相,工作,學歷,性格,家庭背景,然后給各項條件打分,相加,發現配自己的條件好像也還可以。然后面對著外界的壓力和自己內心的焦慮,且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個時候我們才會說差不多得了。

但凡我們喜歡對方,我們都不會說差不多得了。差不多得了就是,我們不喜歡對方,但是好像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所以才會說,差不多得了。

一、人生不是游戲通關,我沒有對象并不意味著我不能開啟后面的人生

正方劉楠在發言的時候用打游戲做比喻,說:

你已經到第五關了,打了60分,明明可以通關了,你卻堅持,反復打,必須打到一百分,但是,后面還有95關呢,你差不多就得了,然后繼續去通關打怪獸啊。后面的人生精彩極了。

我覺得這個比喻極其荒謬。

找對象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選題,而是生活中的加分題。

有了對象能干嘛,基本上就是出去玩有人陪,在家玩有人陪,然后再深層次心靈一點,就是覺得有依靠嘛。這是有對象的第一階段。

那我就想說一下了,難道我自己一個人做不了這些事情么?我一個人就不能繼續我的人生了?就不能享受人生的其他美好了么?

沒對象,我就不能出去旅游,不能去看電影,不能好好享受學習工作,只能自己待家里獨自憂傷、空虛寂寞冷,是嗎?

事實是,我能啊。我前幾天自己去看《加勒比海盜》的時候,覺得特別爽。不只是電影好看,自己一個人獨自享受一下個人時光也讓我覺得特別的舒服而且愉悅興奮。


有對象這件事兒,再發展發展無非就是結婚,生孩子的事兒。這是第二階段。

但是,結婚生孩子是生活中的必選項嗎?我不結婚生孩子,國家還不給我頒發人生畢業證是吧?現在的單身主義和丁克家庭越來越多,他們或者選擇不結婚,或者選擇不生孩子,這都是他們的選擇,而且也絲毫不阻礙他們開展后面的人生。

人生并不是打游戲通關,找對象也不是必修課。我找不到對象,還是可以繼續我的人生,只不過跟有對象的人的生活比較不一樣而已。

二、我不差不多就得了,不意味著不作為

其實我不差不多得了,就是不將就。

很多人容易把不將就等同于命運自有安排。命運自有安排就是設定這個世界上有那么一個人,天生就是跟我契合,就是我的Mr/Mrs.Right,我就這么等著,等幸福來敲門。首先,世界上不存在這么一個人,其次,這個人也不能拯救我們的生活。

不將就≠命運自有安排≠不作為。

不將就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不愿意對自己不滿意的戀愛關系妥協。

我自己簡直就是不將就本人。在身邊絕大部分朋友戀愛的狀態下,長期保持單身。很晚才談戀愛,談戀愛的時候也是跟喜歡的人在一起,絕不將就。


不將就不意味著我們就傻傻坐在家里等著幸福來敲門。

事實上,絕大部分不將就的人都是目標性比較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在思考要如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是我們還在爭取的路上,不愿意在半路就差不多得了。

其實肖驍說的很對,你問我怎么辦,我只能跟你說 努力啊! 畢竟愛情這道題,我真的不會。

三、找對象的時候,差不多其實是差很多

找對象的時候說,差不多,其實是差很多的意思。剛才已經說到,只有在我們不喜歡Ta,然后又沒有更好的選擇,也抗不過生活的消磨,這個時候才會說, 差不多得了。

這個時候的差不多,其實是差很多。

我都不喜歡Ta,怎么會差不多嘛。越來越相處的過程其實基本上是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的過程。如果我都不喜歡Ta,我要如何說服我自己,這段關系會越來越好;我要如何多看到Ta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我要如何面對以后的相處中出現的那無數個想踹走Ta的時刻。

我唯一能想到能抗住這些消磨的就是,喜歡/愛。

我在找對象的時候,我在找什么,其實不是Mr.Right,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一個人并不存在,生活根本不認識我是誰,更不會處心積慮為了安排一個絕對契合的人。我要找的是Mr.I like。


當你都不喜歡一個人而進入一段關系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差不多怎么會是差不多,其實差很多。

“差不多得了”這句話非常值得警惕。

那么如果我們在戀愛這個問題上如果是差不多得了的話,那么其實不難想象我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也是差不多就得了。上學的時候差不多得了,工作的時候差不多得了,談戀愛的時候差不多得了,結婚的時候也差不多得了......

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一整個差不多得了。當然我不是說這種人生不好,只要有人甘之如飴,那么對于Ta來說是完全問題的。

但是,會問,我該不該差不多得了的人,其實就是有這個困擾,那這種人就不屬于對差不多得了甘之如飴的人。面對這種人,我們就應該堅定的告訴Ta,不該差不多得了。

因為,找對象的時候差不多得了,其實是差很多。


送大家一首我很喜歡的一首詩,

《When You Are Old》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你老了》

袁可嘉譯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思昏沉

在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火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 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上的山上它緩緩地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最后,就祝大家,

眼前人是心上人吧。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