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對18世紀,英國貴族與世家的繁文縟節描寫的很細致。他們謙卑,禮貌。在交往過程中,紳士,克制,有禮。這樣的情景,我只能在英國的老電影中,回想起來部分細節。
很多禮貌性的話語和動作,和現在相比都不能同日而語了。
在中國的18世紀,正式清朝統治年間。門第階層也是森嚴重重。禮節性的動作和語言,不比英國那時少。只是表達方式大不相同。
讀到譯林版本的《傲慢與偏見》,文中的故事娓娓道來,既沒有驚奇的轉折,也沒有大量的懸念,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書信,和行為的描寫,慢慢展現18世紀英國貴族世家的風貌,莊園,人們禮尚往來的方式,和貝內特小姐的情感走向。
就像訴說家常理短一樣,讓故事的發展慢慢進行開來。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電影。電影的舞會場景,人物的對話,面部表情和眼神,更能表達主人公的性情和人物性格。故事情節也展現的跌宕起伏,讓人激動不已!
但是如果不了解18世紀英國的限定繼承法,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對電影中的很多對話感到莫名其妙。
電影中對伊麗莎白和達西感情的處理,更加吸引人,更加挑起觀影人的渴望情懷。而且使人物性格更加的立體。而書中娓娓道來,熱情好不容易上來了。但在瑣事中又慢慢消退?。等看到達西再一次向伊麗莎白表白時,那種激動,和渴盼已經平靜下來。
也許這就是奧斯丁作者的高明之處。
在瑣碎生活中發現真摯的感情,在日常對話中推動故事的情節。娓娓道來,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