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劉永萍 ? ?送爽的風,帶來春的綠意、雨的輕柔,古橋依傍,江南在云中,走在這無邊的絲雨中,耳旁有一首童謠在唱。 “滴答、滴答,下雨啦!下吧,下吧,小草說:我要發芽,豌豆說:我要結莢。滴答、滴答,下雨啦!下吧,下吧,眉豆說:我要籬笆,果樹說:我要開花。由遠而近,雨的聲音越來越響,透過雨幕,我仿佛看到春姑娘手執凈瓶,揮灑玉液瓊漿,曛醉了嬌艷的牡丹、月季和粉紅的桃花、李花,雨天,空氣更清徹,大地更添新彩。 ? ?雨與春尤如兩個親姐妹,相依相擁,多少樓臺掩映其中。唐朝杜甫詩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杜甫作這首詩于761年(上元二年),他在四川成都定居兩年,每日耕作,種菜養花,對春雨情深意重,他用充滿柔情的筆觸描繪了靈性的春雨,溫情默默,潛入靜謐的黑夜,滋潤了萬事萬物。濃濃烏云,籠罩田野小徑,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在詩人的眼里,春雨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無窮的生命力,抒發了詩人對生活和生命無限的熱愛。 ? ?春雨嫩如絲,最好是江南。記得有一幅《杏花春雨江南》畫,至今保存在遼寧省的博物館里,為清代畫家王翚所繪。王翚,字石谷,號耕細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虞山派之領袖人物。在王翚的這幅畫中,山巒層疊,樹青草綠,村舍屋宇錯落,小橋流水人家,漁船泛波湖上,一派雨后春光明媚的江南山村景致。畫中,近景清晰明朗,遠影墨點隱約,濃淡點綴,既清雅娟秀,又不失蒼茫渾厚,變化多端,充滿了生活氣息。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組合,該是王翚心中最美的意境,陶令筆下的世外桃源亮麗眼前。春雨,在詩人的筆下,多情而浪漫,烙印了生命無悔的足跡;在畫家的墨寶里,空朦而靈動,鮮活了春天脈絡的每一根神經;在大自然的親吻中,春雨,又似涓涓細水緩緩流淌在心靈的最柔軟的地方。http://www.lxweimin.com/p/405c7eb6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