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還在下,我打著傘,向黑馬河邊跑去。穿過黑馬河上的橋,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彩虹橫跨天空。
天空之鏡與彩虹之門
(西寧-茶卡-黑馬河)
抵達西寧的當晚,我們去吃了這里有名的手抓羊肉和老酸奶。
算起來,這是我第三次來西寧了。我帶朋友們去參觀了西寧東關清真大寺,而后開車去塔爾寺。
塔爾寺有三絕:堆繡、壁畫和酥油花。酥油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傳說,宗喀巴大師要給佛祖釋迦牟尼獻花,因為當時是冬天,沒有鮮花,就用酥油捏成花獻給佛祖,從此就有了酥油花。
在寒冬臘月里,為了不影響酥油花的造型,制作者要不時地將手放入冰水中,以保持手始終處于低溫狀態。因此,酥油花也被稱為“殘酷的藝術”。
離開塔爾寺,直奔原子城,開啟環湖之旅。
天公不作美,又下起雨來。我們沿著環湖東路,在沙山附近看到了青海湖。青海湖旅行最旺的季節剛剛過去,大部分油菜花已經凋謝結籽,一眼望去,倒也能看到些許黃色的油菜花。
我們住在151基地附近的村莊,還是上次來時的客棧里。傍晚,雨停了,天邊出現了壯麗的火燒云。和第一次騎行來到這里的景象幾乎沒有差別。有那么一刻,我覺得時間是錯亂的,時空仿佛交錯、重疊、穿越。
清早,來到樓頂,天空烏云密布,風很大。昨夜竟然下了一場雪,山頂白茫茫的。青海湖就在不遠處,對岸的山清晰可見,那里也下了雪。烏云在高空,低空則透著亮光,仿佛烏云的黑色幕布被撕裂,青海湖的湖面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我們打算去80公里外的茶卡鹽湖,看看傳說中的“天空之鏡”。正準備出發,一對老夫妻打著傘,在門口攔住我們的車,非常焦急地說:
“我們想去二郎劍景區門口坐大巴車,因為下雨了,這里又沒有的士,能不能順道帶我們過去啊?我們可以給你們錢。”
“當然可以啦,絕對不能收錢。我也搭過別人的順風車,這次終于有人搭我的順風車了。”
我們的車是七座車,整理好后面的行李,請他們上車。
過了二郎劍景區,雨停了,天空漸漸露出藍色,烏云也變成了白云。天色的改變直接影響了湖水的顏色。青海湖的顏色越來越明亮,呈現濃濃的綠色或者深深的藍色。
青海湖邊有大片草地,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和帳篷,帳篷大多是白色的,也有彩色的。草地的綠,牛羊的黑白,天空的藍,青海湖的藍,還有帳篷的白色或彩色,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沿著109國道,開往號稱“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路過K2222里程碑,還特意停下來拍照片。
抵達茶卡鹽湖,已經是晴朗的藍天,比起上次來的時候,游客少了很多。茶卡鹽湖終于有了“天空之鏡”的感覺。
穿上高筒雨靴,冒著陷入鹽洞的危險,我們走進了鹽湖深處,因為“險以遠則至者少”,湖底有薄層鹽的結晶,沒有被踩壞的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天空之鏡。
返回青海湖邊的黑馬河時,天氣突變,暴風雨夾雜著冰雹。等我們安頓好住宿,雨小了,西邊越來越亮,總覺得太陽就要出來。
我說一會兒肯定會出現彩虹,朋友都表示懷疑。
沒過多久,陽光終于透過云層,天邊出現了明亮的雙彩虹。雨還在下,我打著傘,向黑馬河邊跑去。
穿過黑馬河上的橋,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彩虹橫跨天空。我竟然被這道彩虹感動得熱淚盈眶。十幾分鐘前,我相信它今天傍晚會出現,而它也果真出現了。
彩虹之門,橫跨草原,橫跨黑馬河,還有鳥兒飛在彩虹之上。草地上的馬兒也沐浴在陽光里,靜靜地吃草。黑馬河中聚集了成群的湟魚,這是青海湖里特有的魚類。它們是那么密集,甚至讓人產生密集恐懼癥。
直到彩虹消失了,我們才往回走。這時才發現,為了追彩虹,我們竟然跑了這么遠。
我喜歡《埃及王子》的主題曲,最喜歡那句“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曾幾何時,這句歌詞就是指引我前行的燈塔。
只要相信,就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