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都有合適的去處。我之前的旅行,多少有些煞風景:秋天,到長沙看房;冬季,到河北看墳;春天,到川西看雪……這個夏天,總算順天而行一次,到北方來看海。
(一)青島的風
第一站,青島。
頭天晚上到的青島,一出車站,滿天的風,沒有腥咸味,霾都帶來的燥熱與霧霾一掃而空。心情大好。
青島站在島嘴位置,一公里外是有名的看海景點——棧橋,太平洋的風每天從這里登陸,長驅直入,所以一出站就撲我個滿身滿懷。
可惜,本來跟曾姓朋友約好,青島碰頭,一起耍幾天。誰知她臨時有變,我和娘子二人改變了計劃,只在青島待半天,便要轉戰威海。
為什么是威海?因為有故人在。
第二天一早,存了行李,走去棧橋看海。半路上,被路邊密集的婚紗攝影團隊吸引,原來是浙江路的圣彌厄爾大教堂。
對婚紗照,我一直有偏見,所以當初沒跟娘子拍。特別感激她包容我的幼稚,同時也覺得虧欠。如果非要拍,我的婚紗照理想地也是教堂。
我對基督教一向無所知,對教堂卻一直有好感,覺得莊嚴,靜穆。這是逛寺廟道觀所沒有的。沒有褒貶的意思,畢竟,我們的宗教是世俗化的,旅游點的寺廟道觀只是一門生意。
教堂邊拍了個把小時的照,來到棧橋。天空不算藍,云頭不算白,棧橋獨自伸到海里,上面擠滿了人。我能想象,清晨或黃昏,棧橋盡頭,披襟當風雨,斯人獨憔悴,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英雄情懷。但是,近午白花花的太陽光,近海霧蒙蒙的天,讓我止步于想象。
于是,就近在海邊沙灘走了會。看到有人下水,娘子慫恿起我。
本來初來乍到,無意張揚。但娘子再三催促,一直謹記的李小龍老師的“Be water,my friend”此刻又回響耳邊,是時候讓北方的海見識見識我這個南方大河里泡大的浪里白條了。
于是,下海。一位來自南方,正在發福的小胖子,輕盈一躍,以蝶泳方式向深海游去。
海水,真咸。
大意了。多年不游,技藝沒生,但是身段已不如當年靈活。海浪不愧叫浪,一不留神,就喝了幾口,味道比南方的河水差遠了。為了浪里白條的人設,我還是使出生平所學,蝶泳、蛙泳、仰泳、潛游、踩水、仰浮,折騰出去幾百米。然后,抓著漁網繩慢慢爬上了岸。
現在回想,我可能對李老師的話有點誤解。他說的水,應該不包括海。
不過,我并不懊悔。在青島,這種出門都是風、四面都是海的體驗,能讓人實現不加特效的走路帶風、談笑風生,感受到一點大地的遼闊、城市的詩意和生活的廣袤之類的東西。
(二)威海的車
第二站,威海。
威海站離海比較遠。出站叫車,看到過來疑似出租車,問了句就上了車。車上再次跟司機確認,才發現不是。司機順手拿過手機,我要下車,司機不讓。一邊說我們叫的是黑車,一邊接對方打給我的電話,看軟件上面的司機信息,還拍照發一個什么群,似乎在叫人圍堵。
我們一再要求下車拿行李,他一再要跟我們去看那個“黑車司機”。等娘子警告說要報警,他才打開后備箱。我們拖著行李走,走到哪他跟到哪,還叫另一女司機開車“押送”,意思是看誰敢載我們。
本來想叫接我的司機快點開走,對方不接電話,不過從軟件上看已經駛遠了。于是,放心跟押送司機斗法。另叫了一個車并告知情況如此如此,新司機果然不敢來接。那就干脆走到車輛禁止通行的區域,再往前走出幾百米,叫了個車,去海邊酒店。
車上娘子跟快車師傅說了這事,師傅他有話要說。原來本地部分出租車對網上平臺的車很有意見,前不久還鬧過一回。他說其實這些鬧事的自己也在網上接單,還一再強調是那個截道司機自己傻,生怕我們對整個威海有不好印象。師傅多慮了,我們已過了因為一顆老鼠屎唱衰一鍋八寶粥的年紀,不會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后面幾天完全沒受影響。
這一段說來無趣,因為實在糟心。下面,我要總結了。
之后幾天,叫過順風車,叫過快車,也叫過出租車,都是通過網上平臺。每次打車,都會跟司機聊到這個事,師傅們說得也都差不多。
說起來,已經很少在路邊打車。我懷念小時候在路邊等班車的場景,《小武》開片等班車一幕,我再熟悉不過,一看就知道是大人送孩子外出打工。我也懷念老式單車,懷念被大人放在橫杠上一路撥弄那個大鈴鐺;懷念綠皮火車,懷念大人們從火車那頭捎回來的海螺,在這頭留下來的火車票根,懷念表姐夫帶著我們第一次體驗火車的平穩的那一塊錢旅程……但現在讓我選擇,我肯定選網上叫車,選共享單車,選動車高鐵……
第一次坐高鐵的幸福感絕不亞于第一次坐火車。充滿科技感的機身設計,平行于站臺沒人檢票的暢通的上車體驗,嶄新干凈的空間,沒有水泄不通它能通的神奇小推車,沒有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花生八寶粥的叫賣,沒有剪不斷燒不爛的絲襪、高科技竹炭牙刷、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充電寶推銷,全車禁煙,寬敞舒適……感謝科技。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情懷,一時代有一時代的詩意,不會因為科技進步,物質改善而消失。從前有車馬郵件的詩意,今天也有飛機手機的詩意,如果沒有,也不怪飛機手機。而且,車馬郵件相比竹杖鴻雁也是一種科技的進步,物質的改善,于今而言,詩意并不稍減。
所以說,懷舊是人之常情,倒退則人神共憤。
當天,到了海邊酒店——威勝大酒店:
你好,我訂了個房間。
先生,您叫什么名字?
楊巨俠。
很抱歉,好像沒有,請問您在哪里訂的?
某團。
哦,那是旁邊那棟矮樓,貴賓樓,我們這是商務樓。
你看,二十多年前《國產凌凌漆》麗晶大酒店的梗今天被我重現,趣味和詩意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