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人集體反撲的時機到了

前幾日,一家上線僅六個多月的新媒體跟大批員工解除了勞動關系。很安靜地,聚了散了。本著“不造謠,不傳謠”的原則,不做過多渲染。

需要明確的是,它并沒有給如火如荼的新媒體創業潑下冷水。

事實上,在正式解除勞動關系前,這些“前傳統媒體人”已經被媒體同行“預訂”了。有媒體主編抱怨,打了好幾個電話,原來他們在消息確定之前就已經找好了下家。

而主動“搶人”的媒體同行,也多為新媒體。

“新媒體”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也經常被質疑,暫不作探討,這里只是為了區別于傳統的媒體組織。新媒體作為這場媒體變革大潮中的一股勁流,“玩家”們最看重的其實就兩個方面,一個是融資,關系到估值,一個是人才體系,關系到執行。

融資是為了儲備彈藥,關鍵的是,這場戰爭由誰來打。創業大潮之下,人才加速流動已經成為“常態”,新媒體行業也不例外。

而最不穩定的,就是中層。這個看法,是基于我過去一年來的主觀感受,沒有具體的行業數據來佐證。

身處其中,隔三岔五,你可能就聽同事說某某離職了,有的拿到投資全職創業去了,有的加入創業公司“官升一級”,做了高管。傳統媒體出身的他們,到了新媒體,騰挪空間大了些,也更容易出成績,新媒體就又成了另一個跳板。

而中層的出走最考驗管理者,哪個業務的中層走了,哪個就成了短板。公司管理者不僅要尊重他們的選擇,還要物色能扛得住的新的人選。

這也就是為什么會出現上面“搶人”的那一幕。搶的就是中層人才。

這些傳統媒體人接受過專業的采編訓練,并有一定的采訪資源,可以說已經具備了管理內容團隊的能力,在內部選拔機制完善之前,他們才是新媒體公司搭建人才管理體系的“骨干”。

既要聽指揮,又能帶隊伍,中層團隊的建設關系到戰略執行層面的完成度。甚至不夸張地說,這一波新媒體“玩家”間的PK,比拼的就是中層的產品力和執行力。

而人才的加速流動,給了新一波“跳出來”的傳統媒體人以反撲的機會??梢哉f,這波內容創業大潮的沖擊之下,沒有出路的是傳統媒體,而不是傳統媒體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打卡打卡
    一臨江仙閱讀 155評論 1 7
  • 一個家,必須有間廚房, 一間廚房,必須要有生氣, 有間有生氣的廚房, 才算有個家。
    火星姑娘閱讀 183評論 0 0
  • “憋跟我講什么大道理?!要講跟我那個皮皮講,她最愛聽了。她覺得誰都比她強,誰都比她懂,她啥啥都不行,吃三十年的干飯...
    葉梅梅閱讀 246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