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跟我們溝通該怎么辦?(這是教育心得里我見過最好理解的一篇)

大家好!我是陳師怡

兩個孩子的母親、九型人格傳播者、催眠保健師、繪畫心理分析師、CETTIC親子咨詢師、國家注冊親子咨詢師講師、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臨床輔導師、淮安愛學園心理成長中心幼兒園創辦人

學習心理學8年,參加過數百場著名國內外老師的講座及工作坊,個人辦了數千場育兒講座及體驗式工作坊,更是幫助了數萬個家庭。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關于感受。說到感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那么此刻,我想問一下大家平時你們有關注過我們自己的感受嗎,關注過孩子的感受嗎?

當孩子跟你說,媽媽我不舒服,媽媽我腿疼,媽媽我小兔子耳朵斷了,你會怎么回應呢?這里比較常見的是第一種誤區回答,忽略。比如說小兔子耳朵斷掉了,然后父母會講沒關系,反正這只是一只小兔子玩具嗎,媽媽再給你買一個。這種方法叫忽略,忽略孩子的感受會使得孩子不愿意與你溝通,孩子會覺得跟你說話,反正你也不能理解我,反正你也覺得無所謂。

有一次在家里我就看到我大女兒跟小女兒玩一個扔積木的游戲,當時我就覺得這有什么好玩兒的呀,積木扔的到處都是,然后兩個女兒就很生氣的說:“媽媽這游戲可好玩兒啦,我們要把積木扔在地上變成一個圖形出來,你不懂”。所以很多事在我們大人看來真的很不值一提,沒什么了不起的。但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重要的東西,他會哭會難過,會覺得被忽略。

當你不斷地忽略孩子的感受時,孩子也會忽略別人的感受。而且他學會了跟爸爸媽媽溝通是沒用的,因為你們反正也聽不懂。所以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不要緊的啊,沒關系,這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看你怎么這么小氣,這種話都是對孩子感受的忽略,甚至有時候孩子說,媽媽,我餓了。媽媽會說,你怎么會餓呢,你剛剛吃過飯,怎么會餓呢,這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尤其是男孩子摔倒了,我們習慣會說不疼不疼,快起來。你怎么知道不疼呢,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摔倒了你老公說不疼不疼,快起來,你會是什么感覺?所以忽略是我們最常見的誤區。

第二種誤區是給建議。比如說孩子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了受了委屈不高興,這時候有很多家長都會說,那你就跟老師說啊,你主動跟老師談談不行嗎,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呀,你看你說這種話的時候呢,你覺得對不對呢?對的,你說的是對的,但是沒用。這種話對海會讓孩子覺得兩頭受氣,我在學校里邊老是欺負了,回到家里跟你說,你卻這樣認為,那以后我再也不跟你講了。OK,那你們所說這種給建議的方法根本就無助于孩子愿意跟你的溝通。

那么當孩子表達感受的時候我們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第一傾聽就好。其實有時候你能耐下心來說,哎喲,真是。就夠啦,這就已經夠了,這就是親情的過程呀。然后你如果想做得更好呢,你可以說出孩子的感受。比如說我知道你的兔子耳朵斷了讓你覺得很難過,對嗎,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兔子,它的耳朵斷了,真的好可惜呀。

你看這就是說出孩子的感受,當你說出這樣話的時候。還是自然就會點頭,并且愿意跟你說更多。甚至他對兔子耳朵斷了這件事情已經不那么在乎了。因為媽媽已經理解了他或者爸爸已經理解了他。

有一天早上我小女兒,嘻嘻,忽然說她想吃冰淇淋。當時天氣還不是很熱,然后我第一反應就告訴他不可以,并且還講了一堆的大道理。我跟他說早上有點涼啊,你看天氣這么冷,怎么可以吃冰淇凌呀,你吃了肚子會疼啊,會拉肚子啊,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全部都在用大人的視角去說服孩子。我都在用大人的經驗告訴他不可以吃,還沒到夏天怎么能吃冰淇淋呢,你要聽話呀,我越說她情緒就越大,因為我沒有做到,傾聽,所以他就更加的憤怒更加的生氣。然后她哭得很難過,并開始跺腳大喊,她說,不行我就要吃就要吃。

這時候我忽然想到,我錯了,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了。然后我蹲下來說你現在是不是特別想吃冰淇淋呀,我說你是不是希望媽媽立刻就能變出一個冰淇淋到你的手上呀,她說是的。我又說,你那么想吃冰淇淋的時候,媽媽又沒有能同意,讓你有些生氣,有些難過是嗎?她用力的點頭說,對,就是這樣的。這個時候是否能夠吃到冰淇淋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我們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替代孩子感受,不能用我們自己的經驗來替代孩子的感覺。所以當我準確說出她當時的感受是呢,他馬上就好了,然后跟我高高興興的洗漱去吃早餐,讓她跟我約定說,媽媽等天氣熱了出汗了就買冰激凌給我吃好嗎,我說沒問題呀,你看這些是雙方的溝通。所以當你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說出他的感受的時候孩子的感受就會立刻變得不同,那你說出孩子的感受,就是在給他的感受命名,當下一次再次出現這樣感受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并且會跟你說,媽媽我現在有些難過,媽媽我現在很生氣,媽媽我現在很沮喪,這就是在培養孩子情商的重要過程。

OK,那么第三種方法是你可以嘗試著用一種叫幻想的方法去對話,這個方法特別有效,孩子會非常的感謝你。比如說還是那個孩子兔子耳朵斷掉了,孩子跟你說我兔子耳朵斷掉了,我很難過,這個時候幻想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我敢擔保,如果你是一個魔術師的話,你一定會把他的耳朵給變出來,或者如果你有法力的話,你一定會立刻讓他的耳朵再長出來。你會發現你這樣說的時候她就笑起來啦。

上個星期有一個晚上,我們已經上床準備睡覺了,熙熙說她要吃芒果,我說媽媽知道你現在特別想吃芒果。熙熙說,那你去哪給我,我說,媽媽也特別想立刻拿給你,可是我們家里沒有芒果耶,熙熙著急了,說不行,我就要吃,現在就要吃,開始和你著急哭了。然后我說,如果我們是魔法師就好了,我們就可以變出好多好多的芒果,就可以把好多好多的芒果呀,都變到熙熙的嘴巴里了。還沒有等會兒說完,熙熙就哈哈大笑,說我要變身魔法師。然后我說,那我們就快快睡覺,然后做一個變成魔法師的夢。熙熙,用力的點頭,立刻閉上眼睛,一分鐘沒到就開始打呼嚕了,這個方法真的百試百靈特別好用。

昨天我帶那個兩個小孩出去玩,在回來的路上,然后熙熙又說啊,媽媽我現在就想吃冰淇淋。然后我說是的,你現在很想吃冰淇淋。哎呀,如果媽媽是魔法師就好了,我就可以變成好多跑多的冰激凌給你吃。然后熙熙說,那你就變到樹上,我說好呀好呀,我,我說123變,其就假裝從那個樹上夠冰激凌吃啊,吃的一路很開心啊,告訴我吃了各種口味的冰淇淋。其實這整個過程中她都沒有鬧情緒,就很開心,因為當時我理解了她的這種感受。

當你這樣幻想的時候呢,孩子是特別喜歡你的。這樣說的時候也可以說出孩子的心里話。其實他跟上一個方法是一樣的,就是說出孩子的心里話,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好理解我。這就是情感的認同,甚至你要阻止孩子的時候呢,也要能夠理解她的感受。

比如說,孩子喜歡拿著瓶子對著嘴巴吹飲料喝,父母會覺得這樣非常不雅觀,而且很不衛生,那么你就要去制止他。如果這個時候你說,多難看沒教養,放下。當你說這樣話的時候,其實孩子是不舒服的。他潛意識會覺得,對著瓶子吹這件事情很有意思,如果我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我一定要這樣做一次。因為越聚越禁忌的事情,他會覺得越有意思。那么在你支持他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知道對著瓶子喝水很痛快,但是媽媽擔心這樣做會滋生很多的細菌,而且會傳染疾病,這個不健康,所以不要這樣做,OK。

這時候呢,你先去認同他的感受,你知道他急于喝到飲料。這樣喝很痛快,或者怎么樣兒,這個感受說出來,以后再告訴他這樣做的危險是什么。為什么不讓他這樣做。而且這樣做也不不雅觀,對嗎,所以我希望能夠倒在杯子里喝。孩子就很容易去配合,所以知道真的特別簡單,我們能夠認同到孩子的感受就夠了。這是關于孩子感受的問題,要排除掉忽略和給建議的誤區。

而要講出孩子的感受,甚至你不講你就是傾聽點頭說,都是可以的。比如說孩子看起來特別焦慮,他說,我明天要參加期末考試了,然后看起來很焦慮。父母如果說這樣講,放輕松,我相信你能考好的這樣說有用嗎?這句話是沒有用的。然后第二句話說,你要是早點花時間學習,你現在就不用發愁了,這更沒用,這是我諷刺挖苦。然后第三句正確的方法是這樣說,你看上去很發愁啊,我打賭你現在一定是希望考試已經結束了,而且已經通過了。你看你只要說出這樣的話,你都不用去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就已經放松了,因為你的理解。

還有比如孩子正在玩你新買的珍珠項鏈,這個里面滴東西呢,特別貴是吧,比如你說,我給你講過很多次了,不要動手,你真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你注意啊,這里有沒有強調他的感受,完全忽略對嗎?第二種說法,不要玩媽媽的珍珠項鏈,小心玩壞了,這只是否定他而沒有理解他的感受。那么正確的方法是,你很喜歡我的項鏈對嗎?問題是他們很容易就弄斷了。所以玩這些木頭串珠或者圍巾吧,這就是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是正確的方法。

然后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孩子用手抓面抓飯吃,看一個三歲的小孩用手抓著吃,這時候你會感覺特別得阿不舒服,看到很多家長會有一些錯誤的回答是,你用餐習慣真惡心,你太丟臉了,不要這樣,我簡直不敢相信你,這么大了還拿手抓東西吃。這都是平白無故的給孩子帶來很多壓力的,沒法讓孩子抵制用手抓食物的誘惑。那么正確的方法是,我知道用手抓東西吃,一定很棒,但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希望你用叉子吃好嗎,先肯定先去肯定她的感受,理解她的感受,然后再告訴他為什么這樣做是不對的。

還有孩子很生氣的跟你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時候很多父母怎么去回應呢?那我知道很多父母見心里面已經有了答案了,有的會說,好啊,走吧,我幫你打包,這是錯誤的方法。然后還有,別犯傻了,我不想聽到這樣的話,這種話都不對,都沒有感受到孩子的這種感覺,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你可以這樣說,你聽起來很不開心,我敢打賭,你肯定希望好多事情都跟現在不一樣。當你講出這樣話的時候呢,孩子才會愿意跟你說,對我就是很生氣,那為什么呢,就會一步一步的展開談,這就是孩子愿意跟你溝通的契機。

孩子,有的時候不愿意跟我們說話。是因為他說什么我們都會去否定他,說什么我們就給建議,說什么我們就會有一大堆的東西等著。然后孩子就只能做那個被教訓的人。所以關于感受,這是非常重要的,這里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比如說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氣。你用嘴巴告訴他,你將怎么做,而不是用拳頭。對吧,那這個就跟他表達的非常清楚。我是接納你的感受,但是呢,你的這種行為我是不允許的。這個就是界限。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親子日記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開始寫親子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兒貝貝閱讀 7,688評論 2 22
  • 今天中午去姥姥家,姥姥家在鄉下,院子挺大的,在大院里種了一棵銀杏樹,在小院里種了一棵柿子樹,這個季節是...
    美麗的西雙版納閱讀 227評論 0 0
  • 我寧愿時間過得快一些 我們 一不小心就這樣過了一輩子
    L栗子閱讀 169評論 0 0
  • 常常聽誰誰誰說:我要怎么怎么滴,讓他【她】后悔不喜歡我。 聽了后,暗自發笑。你是在和不優秀的自己道別?還是嘲笑自己...
    玫瑰花的夢閱讀 21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