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十歲后,就發現自己寫作的風格形成了一種即定的模式。理性的簡單評述,一種沒有任何束縛的自主行為。很久很久我就想寫寫我媽媽,可是有很多次舉筆放下,因為早就料想過,寫她的話,著實是要耗廢我過多情感的。她太為重要,提筆情緒就讓自己動蕩不安。有時候你太在乎一個人,很容易感性,感性就習慣主觀。說真的,我是喜歡理性表達文章的人物沖突的。反正不管了,開始吧。
媽媽是個樸實善良的農村婦女,擁有一顆善良簡單的內心,喜歡幫助別人,有時候會虛榮心作怪,特別愿意和鄰居們比較比較孩子們的生活工作。以前小的時候,我總是挨打。那時候覺得我媽跟母老虎一樣一樣的,不就是偷家里雞蛋換個雪糕嗎;不就進黃瓜地揪幾個黃瓜紐兒嗎;不就是把沒熟的柿子捏碎了嗎;不就是帶著二兵把小伙伴給打了嗎;不就是把冬天蒙在窗前的塑料膜用手指頭捅出洞兒了嗎;不就是她去地里干農活沒哄孩仔兒嗎;不就是她不在家,偷騎自行車掉坑里臉卡壞了嗎~;不就是……闖了一些禍嗎。誰的童年不從闖禍開始,我又沒有驕傲,至于天天追著我,藏哪都得找到我,然后揍我嗎。那時候我就不明白,別人家的媽媽就是罵兩句,她就非要打我讓我長記性,見天兒的跟我過不去。老是跟我斗智斗勇的,每回都是她完美碾壓我。只要我不服她,她就會有各種招數對付我。所以小時候我又羨慕又討厭她,想著等以后長大了,報復她,到時候我得讓她明白明白我不是那么好欺負的。沒想到真的長大了,她就老了。我開始不忍心讓她生氣,不忍心讓她難過。就越來越聽她話,甚至無限懷念她曾經健步如飛的那個年代里,她咬牙切齒的追你,那感覺恨不得要大義滅親的氣憤。那時候的媽媽還那么那么年輕,火力那么那么旺。前些日子爸爸生日我回去,看她眼睛都花了,心里頓生感傷。媽媽慢慢就被時光磨老了。
長大才發現原來如果沒有她,我儼然不會是現在這么一個我。我的穩妥我的細致我的耐心我的寬容我的善良我的擔當,樁樁件件都與之有關。感謝她愛護她還來不及,怎能心生不悅。從前聽話是為了不討打,現在聽話是珍惜這一段與之為伴的人生旅程。
今天媽媽生日,我沒有回去陪她,小遺憾。但是得空我一定回去給她補。她只是想我回去陪她說說話,所以工作不忙就會請假回家吃個飯,住兩天。媽媽其實很開明明事理,現在我的大多數事情,其實諸多還是會聽她意見。我是個很自主意識的人,但是這么多年只有媽媽的話我會選擇照單全收。愛她更多是因為,她給了我一個明朗的人生世界。她寬容如海的胸襟遼闊博大,她堅實的臂彎依舊給我撐起一片海,關懷勉勵我信步風雨人生。
親愛的媽媽,想到以后的人生我們還要一起攜伴,我覺得很幸福。希望您不要那么快就老。慢慢,慢慢,慢慢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