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飯就約飯,別總先問別人在哪

我身邊有個同學,每次本來是好心想請別人吃飯,但總讓人覺得拐彎抹角。

比如,明明可以一氣說完的話,什么時候有時間,我最近發現一個xx在哪挺好吃的,有空一起約飯去嘗嘗?

這種提議提得人很正當,聽的人也覺得舒服。即便沒有時間,也想盡力推脫一些雜事來赴約。

但這個人每次邀約怎么說。

第一次:

你在哪?

在a市,怎么了?

沒事,我就問問,我在b市。

有事嗎?

沒事了。

第二次:

你在哪?

我,因為第一次的讓人覺得窒息的談話風格所以沒馬上回。

直到晚上又看見那個信息,才為了顯得禮貌,回了一句,我剛吃完飯,才看見。

對方說,嗯,我也剛吃完。

我沒再說話,結果過了快半個小時,才說了一句,本來今天想請你吃飯的。

我回,謝謝,已經吃完了。

對方說,嗯,我也吃完了。

第三次:

你在哪?

我有點煩了,問對方,為什么你每次都要問我在哪呢?

對方直接把問題的重點放在“每次”上,而不是問在哪這件事,還覺得我敏感了。

我說,我周圍的人都是有事說事,總提前問在哪呢的人沒你這么頻。

結果對方來一句,頻就頻唄。

我實在覺得就算是約飯,跟這種人聊天也很是無趣,所以特想結束對話,甚至終止一切社交。

為什么這種人招人煩?

第一,不明說自己目的的人,既耽誤別人的時間,又顯得信息不對稱 ,一味獲取對方的信息,卻不說明自己的意圖,讓人覺得不夠真誠,溝通不暢,不平等,沒有交流的快感。

第二,站在對方角度理解事物的能力欠佳,所以會覺得某些事情沒什么可計較的,給人強勢而冥頑不化的侵略感。

第三,不具有社交的價值,且自身成長緩慢,在有限的人際資源上不值得被投資,不能成為長久的合作伙伴,所以是無效社交。

所以類似于這種邀約措辭的人,建議在聯絡簿上刪除,自己吃一頓飯都比和他們同食有意義,至少食物安靜,又美味得真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世界總不聽話 人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運轉,希望身邊的任何人都聽從自己的安排。事實上你會發現,讓別...
    靜888閱讀 12,362評論 1 45
  • 陽光薄薄地敷在短墻上,清晨依舊寒冷。幾屢炊煙舍不得煙囪,扯著絲絲縷縷的情愫。灶臺上的人兒自己忙碌起來了。 里鍋煮粥...
    濯吳閱讀 333評論 2 6
  • 月光里的童話 文/書蟲蟲 夜晚是夢的天堂 在那一刻思想總是 插上翱翔的翅膀 帶著我走進童話王國 自己變成了白雪公主...
    書蟲蟲S閱讀 421評論 0 0